十、什么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活动。
十一、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八)其他资料。
十二、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什么?
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对下级的转移支付资金。
十三、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十四、什么是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部门预算时填报。预算部门年初申报预算时,应当按照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年度预算;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应当随调整预算一并上报绩效目标。
十五、绩效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一)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二)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三)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四)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五)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六)其他。
十六、绩效目标应符合哪些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财政部门要对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财政部门可以要求其调整、修改。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和审核流程,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绩效目标确定后,随同年初预算或追加预算一并批复,作为预算部门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
十七、绩效目标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1、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制方法。
⑴对项目的功能进行梳理,包括资金性质、预期投入、支出的范围、实施内容、工作任务、受益对象,明确该项目支出的功能特性。
⑵依据该项目的功能特性,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从而确定该项目所要实现的总体绩效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⑶将项目支出的总体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从中总结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
⑷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如过去三年的平均值、以前某年度的数值、平均趋势、类似项目的先进水平、行业标准、经验标准等,确定绩效标准,并依据项目预期实施进展,结合预计投入的资金规模,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制方法。
⑴对部门的职能进行梳理,确定部门履职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
⑵部门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预计部门在本年度内履职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将其确定为部门总体绩效目标,以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⑶依据部门所要实现的总体绩效目标,结合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确定每项工作任务预计要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并从中总结提炼出最能反映工作任务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
⑷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如过去三年的平均值、以前某年度的数值、平均趋势、类似部门的先进水平、行业标准、经验标准等,确定绩效标准,并结合年度预算总体安排,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