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3年10月2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深处养大鲵

新闻作者:华元勇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6日  查看次数:次  
  在柳林乡提起民主村村民文家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经过自己的数年打拼,在大鲵养殖产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成为该乡科技致富的一颗璀璨明珠,被乡政府授予“特色产业示范户”荣誉称号。
  2002年,刚刚中专毕业的文家兴开始走向社会,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没有贸然外出打工,而是就近在房县九道乡的一家大鲵养殖场找了一份喂鱼的工作,积累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加上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大鲵产业的预测,文家兴觉得大鲵养殖有很大的发展商机。于是,他买下100尾大鲵开始试养。转眼三年过去了,大鲵的长势良好,经销售核算,赚了十几万。这更加坚定了文家兴养殖大鲵的信心,于是他毅然回到家乡,独立发展。
  回到民主村后,文家兴四处筹措资金,建起了养殖场,并介入繁殖领域。经过六年的发展,到2010年,文家兴的养殖场已拥有成鱼2000余尾,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也为后来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正当产业发展有所起色的时候,为了配合龙背湾电站移民搬迁,繁育场需要重新选址新建,经过数次考察论证,最终将繁育场迁至民主村另一处闲置地。
  在新的环境下,繁育场的发展空间更大了,文家兴的斗志也更加昂扬了,他不仅建起了高标准、上规模的繁育基地,还购进了更多的大鲵鱼苗,开始向规模化养殖“进军”。
  与此同时,乡政府将大鲵产业定为该乡的“五万”产业之一,将文家兴的基地作为示范,用来引导农民发展大鲵产业,逐步将其做大做强,使之成为老百姓致富的主要项目。为确保大鲵规模化养殖顺利实施,乡党委多次邀请水产技术专家组织当地农民及养殖户进行培训,从而降低了养殖风险。
  在养殖大鲵的过程中,文家兴非常注重生态养殖,经过几年的摸索证明,大鲵在类似天然环境中养殖,其口感与野生大鲵没有差别,同时也减轻了劳动强度,这开创了大鲵商品化养殖的先例。随着市场的开放化,各项证照的落实到位,他已与沿海几家大型宾馆达成协议,每年可销售大鲵千余尾。
  “正是由于政府的正确引导、政策扶持及大力关怀,我才能有今天的辉煌成绩。饮水思源,富而思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将带领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以此回报政府的关怀和群众的信赖!”采访时,文家兴真诚地表示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