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直径的镜头,可以管窥整个腹腔,让医生清晰地看到病灶,判断病情;钥匙孔大的创口,能伸入操作器械,使医生在患者的体外完成高难度手术……这就是被誉为“钥匙孔”手术的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腹腔镜手术多在病人腹部打2——4个孔,每一个孔仅有0.5——1cm,这样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长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几处细小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苦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缩短了住院治疗的时间,并且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微创技术。
“钥匙孔”锁定肝胆患者健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十堰市太和医院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投资数百万引进国外一流的先进设备——腹腔镜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外科手术方式,让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该院得以发扬光大。
太和医院普外五病区(肝胆外科)是我市专业开展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重点科室,拥有超声刀,腹腔镜设备及纤维胆道镜,钬激光碎石仪等国内外先进设备,是常规开展肝脏、胆道、脾脏、胰腺、阑尾、疝等普外科常见疾病以及各种体表包块和肿瘤的诊断治疗的专业科。
“钥匙孔”里乾坤大,保肝护胆蕴神奇。市太和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曾少波介绍,肝胆外科自1998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为减轻患者痛苦,该科室大力推行腹腔镜手术的覆盖率,“目前,我们科室60%——70%的手术都能用腹腔镜开展,20年来,科室已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万余台。”曾主任说,让肝胆胰疾病的患者不出十堰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是科室追求的目标。
近几年来,科室在原有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取石术及阑尾切除术的基础上,又开展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肝叶切除术、脾脏切除术、胰腺肿瘤切除、胃和结直肠肿瘤根治等难度较大的各种手术。而正是一项项在十堰地区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手术,奠定了太和医院普外五病区(肝胆外科)在十堰市的领先地位,也让肝胆胰疾病的患者感受到春满杏林的温暖。
打破禁忌,肝肿瘤切除术名不虚传
“感谢太和医院肝胆外科运用最先进的手术方法挽救了我的生命。”2011年4月15日,一位45岁的中年人拉着市太和医院普外五病区(肝胆外科)主任江斌的手,言语中充满感激之情。
事情从半年前说起,患者周先生因肝病来太和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左肝肿瘤,患者巨脾,血小板低,门脉高压合并肝肿瘤,存在一期联合手术还是分期手术的抉择问题。如果分两期手术,不管是先处理肝肿瘤,还是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都会加重病人痛苦、增加手术费用,而且还对肝肿瘤切除术后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但一期手术不但要完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同时还要切除巨脾和左肝肿瘤,手术难度极大,技术要求非常高,即使是传统的开刀手术风险也是极高的。
太和普外五病区(肝胆外科)专家们综合各方面条件及术前缜密诊断认为,周先生可以施行腹腔镜下一期左肝肿瘤切除联合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减轻病人的痛苦。不久,在麻醉科、手术室通力配合下,成功对周先生进行了腹腔镜下左肝肿瘤切除联合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仅仅通过三个0.5——1.2cm的小孔加一个5cm辅助切口就切除了左肝4×3cm的肿瘤和长径达22cm的巨脾,完成了一台堪称完美的手术。通过半年的复查及进一步治疗,患者肝脏肿瘤无复发,血小板恢复到正常水平。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良好恢复标志着该院肝胆外科腹腔镜技术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
多镜结合,治疗胆系疾病各显神通
在曾少波主任的记忆中,实施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功为患者保留胆囊,是近期来最让他们欣慰的事情。
今年5月5日,张先生突然肚子痛,便去家附近的诊所吊盐水,却一直没有效果,后来送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体内藏有“炸弹”——胆结石。有人对他们说,胆结石不治疗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拖延太久,一旦胆囊功能不好后,就只有切除胆囊,这让张先生慌了神。
张先生与他的家人四处询问,有没有可以保住胆囊的方法。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朋友说太和医院肝胆外科可以做“保胆取石”手术,该手术是在保留胆囊的同时,取净胆囊的结石!张先生便马上来到市太和医院。在做完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张先生的身体条件可以行“保胆取石”手术。他们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欢喜万分:胆囊终于“安全”了。
5月25日,张先生心情又开始忐忑不安。仅仅1个小时,张先生的手术就顺利完成了,张先生自己也有些担心:一般的大手术一动就是四五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做完了,会不会效果不好?直到康复后,自己感觉身体再无不适,检查也一切正常,张先生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手术很成功。”曾少波笑着介绍,以往传统胆囊手术需要在上腹部作一长10公分的切口,手术后需要7——9天才能拆线,留置管道多,术后伤口疼痛明显,不但手术创伤较大,而且住院时间长,患者恢复慢。相反,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相比具有较多优点:患者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小,术中副损伤发生率低,可一次取净结石,不仅如此,更是避免了许多有关伤口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切口裂开等。
曾少波主任介绍道,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高。近年来,太和普外五病区(肝胆外科)开展了腹腔镜技术、胆道镜技术以及十二指肠镜技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对于某些复杂的胆管结石,有时一种内镜难以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也会使用多镜联合应用,例如: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患者;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适用于胆管结石体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患者。太和普外五病区(肝胆外科)开展的多镜联合结合碎石技术的微创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