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3年12月1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堵河绝壁写风流

新闻作者:党时轩 张光辉 程用国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他,伴随一条路走过三十年,见证它从无到有、从窄变宽、从弯变直的点点滴滴,直至赋予它第二次生命。他,在柳林的峭壁间修筑了竹山人的“红旗渠”,铸就了竹山“筑路人”的精神丰碑。他,几十年如一日,顶骄阳战酷暑,冒风雪斗严寒,用“天当棋盘星作子”的胆略,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用“地当琵琶路作弦”的豪气,让大桥飞天堑,高路入云端。他,就是县政协副主席、龙背湾交通复建项目部主任——杨正典。
  2010年10月,龙背湾水电站交通复建工程项目上马,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县交通局局长沈军脑子里马上想起了系统内广为传颂的一首诗:“山高坡陡沟深,神仙叹此难行,谁能铺筑坦途,看我杨大将军”,但考虑到杨正典已年近五旬又身为县政协副主席,又始终张不开嘴。犯难之际,杨正典在局班子会议上主动挑起重担作出承诺,面对大家善意的劝阻他动情地说:“我是南乡人,这条路的‘脾性’我比谁都清楚,龙背湾交通复建工程交给我,你们放心。”
  其实了解杨正典过往的人都清楚,从 1983年参加工作进入县交通局系统以来,他与竹山的公路建设有太多说不完、剪不断的情缘。
  他19岁参与了竹山连接十堰主通道鲍竹路的复建工程,一头扎进山里8个月没进城,和工人们一道,抢晴天,斗雨天,清除塌方4万立方米,做涵洞13道、挡墙2000多立方米,使13.5公里水毁路段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他21岁独立主持修建竹山第一座空心桥柳林白河口大桥,带着一群青年“筑路人”在有“北风口”之称的白河口夏战酷暑,冬战风沙,在冰冷河水中挖基坑、筑桥梁,硬是靠肩挑背扛架起了柳林境内的第一座桥。2003年,组织上考核他为县政协副主席,大家都说:“服!这是他用汗水拼搏出来的。”
  所以,2010年10月初,当杨正典带着行囊率先进入柳林乡“安营扎寨”时,时任县委副书记、龙背湾移民指挥部指挥长的夏树应高兴地说:“老杨来柳林了,我们柳林群众就看到了早日走上宽敞路的希望了。”
  龙背湾水电站交通复建工程(鲍双(柳洪)线改建工程)的主战场,位于堵河源头区。这里属巴山腹地,左邻神农架,右邻重庆巫溪,山势“雄、奇、秀、险”,高山林立,有鄂西“小四川”之称,其筑路之难不亚于“蜀道之难”。 47公里线路多悬于悬崖峭壁之上,工程涉竹房两县,跨越四条大河(柳林河、天台河、洪坪河、九道河),建设的路基高于现在通行公路100余米,所有施工全部在临水临崖位置。这里有135米高的新码头大桥、120米跨度的白河口大桥、8隧相连的凉台隧道群......其工程之壮观、之惊险不是言语可以生动描绘的。
  面对艰苦的施工条件和复杂的地质环境,从工程设计到工程招标一路吓跑了不少意向参与者。鉴于此种情况,杨正典曾在项目开工动员会上满怀豪情地对大家说:“修路,就要敢对工程负责,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有敢担当、敢碰硬、能吃苦的勇气,否则你就别来龙背湾做工程。”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召唤下,龙背湾交通复建工程24个项目部拧成了一股绳,24个单位齐头并进,比学赶超,形成了良好的施工氛围。
  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杨正典创造性地建立了“五方会审”决议制度,破解了很多技术难题;严格制定了“五条禁令”,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建立了工程现场试验室,既解决了施工方来回十堰做检验的资金压力,又促进了工程的快速推进。正是凭借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既杜绝了很多浪费也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老母潭大桥至新码头大桥处,原设计方案有三点不妥之处,杨正典亲自召集五方人员深入该路段进行踏勘,反复比对优化方案。不仅降低工程投资600万元、减少交叉施工矛盾,还解决了蒲溪村1000多人通公路难问题,道路打通那天蒲溪村村民自发来到施工现场燃放烟花爆竹以示感谢。
  翻山、临崖、涉水、落石,是杨正典经常行走道路的真实写照,危险无时不在。每次,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杨正典教给大家了一套过“乱石路”要诀,即:“手脚并用,耳聪目明”,既要看清脚下的路防止滑落坠崖,还要时刻听着山上的动静躲避落石的危险。有一次在翻过一个山涧时,由于他攀握的树藤突然断裂,跌滑下十余米,吓得总工孙光文大叫:“哎呀,我的天啦,扒住、快扒住!”幸亏下面有个树根把他挡住,要不然就会滚下百米的深崖。大家都惊出了冷汗,连忙找来绳索将他救起,他的衣服被挂破,腿上扎进了棘刺,多处划伤。面对这条脚下随时会夺取生命的路,杨正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出了真心话,他说:“干部勤走‘忧心路’,群众才能走上‘放心路’,我虽说不是共产党员,但我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中。”
  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一名老“筑路人”踏平沟沟坎坎、连通山山水水,修路为民的无私情怀。 但愿若干年后,当人们开车疾驰在天堑变通途的鲍双线,感受着一座座桥梁飞架,一条条隧道贯通带来的便捷时,依然记着那个曾经化阡陌于无形,让沃野永相连的“筑路人”。

杨正典正与工程人员讨论施工方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