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3年12月3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山一中“课堂改革”论文选登

新闻作者:张开斌 郭 华 杨世成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查看次数:次  
课堂大变脸 学生动起来
  从形式上看,打破原有的老师站着、学生坐着的模式。教室四周都是黑板、专栏,课堂预习、自学时,学生坐着;进行交流、质疑环节时,学生站着。讨论前边黑板上的问题时,先前的最后排变成最前排;讨论后边黑板上的问题时,先前的最前排变成最后排,教室里再也没有固定的讲台和所谓的前排学生、后排学生之分了,克服了原来前排后排学生在座位问题上的不平等。课堂上学生们时站时坐、时前时后的时空动态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使学生们真正动起来。
  从课堂结构上看,打破原有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一篇课文,一般分为学生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两步(即两课时),预习前教师将编印的导学案发给学生,预习时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最先完成预习的小组代表当堂将导学案交给老师检查;该环节完成后由中心学习组长安排下节课的展示汇报任务;各小组便由独学转入合作探究本组学习任务的环节,自主预习课到此基本结束。第二节是合作探究的展示课。各小组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任务,由各组代表同时上前先以板书的方式展示,这期间其他小组研究导学案其他小组问题以备提出质疑;板书展示完成后,再由同一小组的另一位代表上前口头汇报本组合作的成果,并接受大家的质疑。在学生无人质疑后,学生又请老师点评,老师此时既要点评汇报者,还要点评质疑者,当堂打分,以示鼓励。这个环节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质疑应变能力及知识、思维的拓展能力得到锻炼。
  从课堂教学理念上看,整堂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合作者之一;课堂上教师虽然讲得少,但鼓励却充满了课堂;课堂融入了合作、探究、开放的元素。

推行课堂改革的几点做法
  推行课堂改革是目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改只能是落后挨打。但要落实好“课堂改革”不是三言两语的事,在改革过程中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求老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落实。另一方面在学生层面召开 “走进新课改,适应新课堂”的主题班会,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求学生在新课堂模式下转变学习方法,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构建基本模式,试行“271”模式:(1)、“271”体现在课堂40分钟时间分配比例,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8—10分钟),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时间占到70%(25分钟左右),剩余的10%(5分钟左右)用于每堂课的总结点评。(2)、“271”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3)、“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交流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质疑补充,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才能会的。
  营造氛围,打造声势。精心设计教室内外的文化建设,在外面张贴了每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目标展示卡,让每个学生时刻提醒、激励自己;内部有小组团队展示卡,让各个小组之间比一比、看一看,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课改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对点演练。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习题化,习题难度渐进化。
  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自主完成导学案时,要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即使错也不批评他,万一不会做的即使空着也不能抄袭,这样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二是老师从中才能真实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绿色高效课堂”让校园没有冬天
  绿色高效课堂,让学生人人动起来,课堂一下子“火起来”。绿色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在“绿色”与“高效”两个方面,绿色代表着希望和活力,高效体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健康成长”。在绿色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老师先教,学生跟着学,而是学生先自学课本,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导学案,接着所有学生站起来一对一的“对学”讲解,“对学”完成后六人一小组集体“群学”,“群学”完成后各小组选一名学生到黑板展示讲解,最后教师点评提升。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自己不仅是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一名“老师”。
  绿色高效课堂,让教师人人参与进来,点燃教师职业激情。以往课堂是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练,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实施“绿色高效课堂”以后,百分之九十的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老师的教学功能体现在课堂的“前移”和“后置”。“前移”就是提前研读教材,查阅资料,编好导学案。“后置”就是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由于这种课堂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课前务必要充分准备,课前要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每一处细节都要做到周密安排。老师的“点睛之笔”才会恰到好处。
  绿色高效课堂,让校园处处充满活力。学校是构筑学生品行、智力、思想和性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场所和载体,自实施“绿色高效课堂”后,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变得文明起来,就餐自觉排队、寝室里内务整理更整洁、下课楼道里疯狂追跑的学生明显减少等。这些都是因为“绿色高效课堂”让学生心灵美起来,思想活起来,行为文明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