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02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县借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契机做足“绿”文章

新闻作者:陈兴云 胡义平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5日  查看次数:次  
  本报讯 2月22日,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一行,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良文,县领导佘立柱、龚举海、周玲的陪同下,来我县开展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调研。李乐成对我县治理环境保清水北送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加大项目倾斜扶持力度。
  我县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此,全县先后关闭各类化工企业17家,封闭矿点300多处,放弃了10多个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大项目。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综合开发成为省级战略,我县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做足“绿”字文章,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生态产业聚集区。按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思路,着力构建以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生态矿产、生态旅游为主的“两绿三生”产业体系,大力拓展潘口水电开发区、国际绿松石城、鱼岭生态工业园、铜皮沟现代物流园、明清农产品加工园、桥东生物医药园、宝丰创业园“一区六园”平台, 加快堵河源、九女峰、圣水湖、女娲山、桃花源、女娲天池、中华女性博览园等核心景区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新建万亩工业园区,打造20家亿元企业、6大“百亿园区”、5大“百亿产业”,把竹山建成全省重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绿色能源基地。
  打造绿色城镇示范区。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竹房城镇带、堵河生态旅游带为轴线的“一城两带”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7万,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突出“龙行山水城、东方圣玉都”城市定位,加速堵河、霍河“两岸三地”开发,加快堵河水体景观带、南门生态地产、千福上庸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深入开展“五城联创”和“三违整治”,打造十堰南部生态中心城市和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全面推进以346国道为轴线,县城为中心,文峰、城关、潘口、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7乡镇为支撑,100个中心村为基础的“一线一城七镇百村”建设,把竹山建成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引领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以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实施、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为契机,深入实施绿色城市、绿色园区、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心灵“六绿工程”,进一步强化生态移民、封山保护、植树造林、流域治理、节能减排、清洁替代能源建设等综合措施,力争到2016年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陈兴云 胡义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