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天刚蒙蒙亮,文峰乡中沟村教学点老师沈行华就开始忙活了,生火、做饭,再照顾12名留守学生洗脸、吃早点,然后开始上课……这样的生活,自2006年7月原中沟小学变成教学点开始,已经日复一日重复了8个年头。他和这12名留守儿童一起吃住在学校,学校就是他们现在的家。
现年56岁的沈行华,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到中沟村小学担任民办老师,1996年转为正式教师。原本他想在村小学教几年书再出去创业,但是面对乡亲和孩子们祈求的眼神,沈行华动摇了,而他这一留,就是38年。
中沟村教学点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三个班级,共12名学生,大的8岁,小的才4岁,都寄宿在学校。沈行华既是校长,又是总务主任;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每天除了同时完成这三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外,他还要带孩子们唱歌、做操、做游戏,为孩子们做饭、洗碗,就连夜晚学生上厕所也得陪同。
一个人要教10多名学生,还要当贴身“保姆”,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沈行华也曾苦恼过,纠结过,一度想调到其他学校。可村教学点缺教师,乡亲们一再找他,说如果教师调配不来,学生就有可能被分流,以后孩子们上学不但要跑得更远,接送安全也成了问题。“如果我都不愿留下来,别人就更不愿来了,我不能叫乡亲们失望!”沈行华说。
家住中沟村4组的一年级学生黄力超,奶奶年过八旬,身体不好,妈妈身患残疾,叔叔又是个聋哑人,他和妹妹都在上学,一家六口,全靠父亲黄大志外出打工维持,是村里的特困户。由于家里没人管教孩子,刚上一年级时,黄力超经常逃学,沈行华就多次上门家访,做思想工作,并组织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为他家抬水、搬柴、碾米等,使黄力超从此不再逃学。为保证他的学习成绩,沈行华还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给他补课,使他的成绩很快赶了上来。
弯弯的山路承载着山里孩子的梦,沈行华38年的坚守让大山里10多名孩子上了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春节的时候,学生们都回来看望他,这让他无比欣慰。如今,他依旧在学校忙忙碌碌地度过每一天,上课、改作业、做饭、照顾孩子吃喝拉撒……(陈昌荣 许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