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820名,留守学生680名,针对现状,该校先后推出包保、家校联系卡、心理跟踪干预等相关制度和措施,对留守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和心理疏导,用政策和师恩让留守儿童拥有了一个有爱的童年。
以爱为灯,点亮黯淡人生
“真不知道陈欣怡该怎么办。”一提起陈欣怡,一(1)班的柏丽老师脸上写满了怜爱和疼惜。柏丽介绍,陈欣怡的父亲抛妻别子,杳无音讯,母亲不得不把陈欣怡辗转寄存在舅舅家、小姨家和外婆家。各家农活琐碎,亲戚们只能满足陈欣怡温饱。爱的缺失,让陈欣怡沉默寡言,不愿意和人交流。
针对陈欣怡的状况,柏丽和其他几位老师除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外,生活上给予陈欣怡特别关照。经常找陈欣怡聊天,对她嘘寒问暖,提醒她添减衣物、洗头洗澡,引导她参加集体活动,并走访其亲人,希望他们在感情上给予陈欣怡更多的关爱。“我们能做的有限,只希望这个孩子能快乐一点。”柏丽说,半年的特殊关爱,让陈欣怡有了些改变,希望能用爱心点亮这个孩子黯淡的童年。
该校低年级中有寄宿留守学生37名,其他留守学生大多寄宿在亲戚家或是由爷爷奶奶照顾。针对寄宿生,低年级的八位任课教师分成四组,负责学生课堂之外的看护和作业指导,直到晚上7点转交给生活老师。针对走读的留守学生,密切家校联系,定期到家里走访,将学生的近况及时反映给其监护人,侧重对其心理疏导。
以爱之名,还完整童年
“张杰,你怎么了?”看到张杰脸色发白,趴在座位上掉眼泪,一(2)班的杨文菊老师急忙走过去把他抱起来。“我饭缸子丢了,两天没吃饭……”“你这个娃呀,怎么不跟我说呢?”杨老师又好气,又心疼,急忙把张杰拉到办公室,找了些吃的让张杰吃,又找来一个干净的饭盒交给张杰,并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吃饭。
为了照顾好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该校低年级段的柏丽、金鑫、冀平、黄秀荣等老师和学生一起作息。感冒药、零钱、学习用品是他们为学生准备的常用物品,为学生晒被子、梳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我们只想用细微行动、点滴爱心,来弥补学生们缺少父母之爱的遗憾,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快乐一点。”老师们说,他们心甘情愿以爱之名,还学生们一个快乐、完整的童年。 (柯 妮 东 方)
3上一篇下一篇4



让留守学生身边有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2日 查看次数:次
3上一篇下一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