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林乡山大人稀,条件艰苦,是我县最边远的乡镇。然而就在这里,他扎根深山22年,无怨无悔地为山里的老百姓服务,以自身行动体现了一位人民警察的人生价值,他就是柳林派出所教导员刘克松。
刘克松是土生土长的柳林人,1992年从部队转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就职于原洪坪乡派出所。
当年的派出所,工作和生活环境都非常艰苦,管辖近3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且不说洪坪乡境内连一条像样的砂石路面的乡村道路都找不出,就连出警办案都是靠着两条腿步行。刘克松深知办案讲究的是效率,毅然在1995年花掉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在1998年生活条件刚刚得到一点改善的情况下,刘克松又自己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就是靠着摩托车出警办案7年,白天出警,晚上整理案件,经常一盏煤油灯办案到天明,靠着一支笔一张纸整理卷宗,为办案留下可靠的原始资料。
乡镇合并后,刘克松来到了柳林派出所,但这里办公生活条件依然差,出警办案经常要步行十几里,但刘克松没有动摇过,也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继续扎实地搞好本职工作。
2013年的3月,76岁的刘顺礼来到柳林派出所,申请补录户口。原来十年前,刘顺礼因年老体弱打算投靠远在河南南阳的女儿,并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但在路途中将装有户口迁移证的钱包丢失,没能在南阳上户口。十年无户口的日子,给刘顺礼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刘克松了解情况后,当天就组织人员到刘顺礼原户籍地白河村入户调查,三个工作日内就为刘顺礼办理了户口补录手续。无独有偶,天台村的韩立春早年外出打工,十余年未回家乡,该村村委会为韩立春办理了户口注销。2013年5月,无户口的韩立春找到派出所,刘克松和工作人员在调查核实后也尽快为其办理了户口补录手续。据了解,每年派出所受理户口补录业务十余件。
龙背湾水电站移民启动后,移民工作队多次前往柳林乡白河村王某某等五家农户宣讲移民政策,耗时两月,对方仍拒不搬迁。作为白河村人的刘克松主动请缨,与移民工作队员一起前往调查了解情况,动员老乡搬迁。刘克松通过宣传政策,经常上门与其拉家常、做工作,王某某等最终表示自愿拆除房屋立即搬迁。2011年11月20日,王某某等五户移民全部拆除房屋,迁往荆门市定居。目前,这五户移民还经常与刘克松联系,介绍自己的生活状况,并对其表示感谢。
抱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信仰,刘克松扎根巴山腹地,捍卫着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自身行动践行着警民鱼水情、警民一家亲的为民务实情怀。刘克松曾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多次被市、县公安系统评为扎根基层标兵。 (李 俊 魏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