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06月1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好问题整改 回应民生关切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本报讯 6月13日上午,县委书记佘立柱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城关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他强调,要把垃圾处理场周边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作为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作为解决机关和部门作风的重点内容,认真抓好整改,惠及民生。县领导周玲、毛昌盛、王海军出席会议。
  城关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文峰乡滚子岭村,主要采取卫生填埋垃圾处理工艺,主体工程包括垃圾填埋库区、渗沥液预处理系统、管理区及垃圾收运系统等。设计库容为193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20年,日处理垃圾150吨,垃圾处理涵盖城关、潘口、文峰、楼台等4个乡镇。工程自2013年10月底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扎实推进。
  佘立柱指出,该项目是一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竣工后,将加快推进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责任部门要迅速到现场调研解决,以有效措施回应民生关切。
  佘立柱强调,在项目建设实施中,要坚持手续合法性,注意项目建设的惠民性,注重发展的效益性,加快完善相关手续,优化垃圾处理方式,做到垃圾随倒随填埋,开展灭蝇及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统筹谋划、科学设计、分类处理、加快实施的要求,迅速摸清底数,启动红线区内和影响区内搬迁工作,把危房户、土房户和困难户作为重点。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以诚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处理好矛盾纠纷,解决特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化解群众怨气,理顺群众情绪,以扎实作风,推动问题解决。(向 超)

戮力同心建好民生工程

  我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势在必行,建设标准化处理设施迫在眉睫。基于此,在加快推进新垃圾场建设的同时,我县加大了对现有垃圾处理回填力度,一改过去老垃圾场倾倒垃圾一年掩埋两次变成现在的半月掩埋一次,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
  社会发展需要集中无害处理垃圾,垃圾场附近的居民利益应该得到保护,两者之间的冲突需要通过一个良好的程序予以解决,关键就在于在工程规划和实施中除部门要尽职尽责外,更需要群众参与支持。要坚持开门抓民生,积极宣传政策和卫生知识,引导群众了解、支持、参与建设,形成民生事业建设人人参与,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共识,最大限度赢得群众的支持。与此同时,对待建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忌“各扫门前雪”、“相互踢皮球”的本位主义,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处理化解好矛盾纠纷,齐心协力把垃圾处理场这一民生项目打造成民心所向的“民心工程”。(向  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