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为党委政府分忧,不能为人民群众解愁,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干部,就对不起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城关镇明清村党支部书记黄龙国用朴实的话语为自己的角色定位。30多年来,他无论是任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任副镇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建设指挥长、社区党总支书记,都能够倾听百姓诉求、解决群众疾苦,用一颗赤诚为民的心,书写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年轻干部的好榜样
2006年4月18日,时任城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年过半百的黄龙国出任竹林路扩建工程指挥长。
竹林路始建于80年代初,沿途经桥东、虎山至林化厂,扩路面涉及到占地、砍树、拆房子、石岸,转移供电供水线路,是一块硬骨头。为使扩建工程顺利开工,白天,他和工程技术人员、承建工程老板一起坚持到实地。晚上,他挨家挨户去做工作,7天7夜没停嘴才说服了涉及到征地、拆迁的所有群众。
他对工程质量更是严格要求,开工以来他和施工人员一起干在工地,吃、住在指挥部。7月至8月,盛夏酷暑,他每天早晨6点上工地,晚上12点收工。在施工管理上,他严把路面宽度、混凝土和稳定沙厚度。浇筑路面时,正逢高温期,他让承建老板买了几千只麻袋,铺在路面上,动用两台车拉水喷洒。连续高温的灼烤,数日迎战热浪,他因劳累过度病倒了,正是施工的关键时刻,工地离不开他,他晚上挂吊瓶,白天拖着病体,始终坚持战斗在工程一线。在他顽强拼搏精神的感召下,工程人员苦干实干,确保了当年9月底5公里主路面全线贯通。
当年10月,在全市公路建设现场观摩会上,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竹林路扩建工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镇领导称赞他,“竹林路全线贯通,老黄功不可没。他为年轻干部树立了榜样。”
社区百姓的贴心人
2007年初,城关镇在组建城西社区时,需派一位有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去任总支书记,在镇党委班子会上,大家一致推荐黄龙国去任总支书记,他二话没说就上任了。
上任后,黄龙国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于城区拓展、重点项目建设和土地收储、补偿、失地居民生活问题放在首位。为解决温家槽小区50余户居民安居乐业,他多方争取资金80余万元,先后修通了全长6公里的入院到户水泥路。为解决失地农民生活问题,对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的老人,每月给予50元的生活补贴;对200余户、561人办理了低保;帮助车辆运输户、能工巧匠、建筑老板参与城区工程建设,从中获得劳务收入。
2009年,他任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上任后遇到的头一件事就是因物业管理不到位,导致和谐小区院内下水道堵塞,居民出行难。他听说后,一方面组织社区干部自己动手疏通下水道,一方面争取相关部门投入资金10多万元,对院内600多平方地面进行了硬化,完善了下水道配套设施,发动居民对大院进行了绿化,不仅有效解决了大院的环境问题,而且为居民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
心系百姓的好支书
2011年12月,他任明清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从理顺村支两委班子、完善规章制度、发展村级经济、改善民生入手,取得了领导称心、百姓满意的社会效果。
为让村党支部一班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贪不占,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对村干部下了“三条禁令”:禁止干部假公济私承包大小工程,禁止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禁止用公款外出观光旅游。他推行阳光村务,凡遇重大工程建设、大笔资金开支、惠民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集体讨论决定。
他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蔬菜、鲜果、养殖、加工等产业。引导8组村民发展露地蔬菜100亩,投资10万元,建成鲜桃基地50多亩;他鼓励支持4组村民杨春波办起大型蛋鸡养殖场;引导支持7组10多户村民办起了豆腐加工作坊。
他从解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入手,修通了3组、4组3条断头公路及8组入院水泥路;修复了明清水库防汛路3处滑坡坍陷路段,解决了7组和桥儿沟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他千方百计筹资铺设主支管网,不仅使7、8组村民饮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而且还解决了2个百头养猪场生猪饮水困难。
他从改变村组农户居住环境入手,投资40余万元,在鲍竹路沿线完成了800平方米的道路硬化,新建花坛面积300平方米,粉刷墙面2000余平方米,为每户建好厕所、猪栏;投资70多万元,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民健身广场、农家书屋,使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他用责任和真情书写了人生华章,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