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07月1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家坡上的“土飞鸡”

新闻作者:党世根 刘理文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一栋育雏室,一栋保温室和一栋住房,围成一个封闭的小院落,静静地坐落在二道坊村马家坡上。伴随着古筝的优美旋律,从房屋后山林树扒里,数千只黄白相间的乌骨鸡“呼”地一声,争相在一道道饲养槽里啄食。这就是王洪军为他的乌骨鸡取得雅号“土飞鸡”和生态养殖场。
“门外汉”办起养鸡场
  今年29岁的王洪军,高中毕业后,在县内一家家电公司当销售员。但他并不满足于销售员这点微薄的工资,而是想实实在在地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开始琢磨着寻找一条新的赚钱路子。  
  2012年初,经过市场调查,他发现养殖乌鸡骨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于是,他在县畜牧局的帮助下,从官渡镇百里河购买种鸡和鸡蛋,在深河乡茅坝村与别人合伙办起了乌骨鸡养殖场。一个“门外汉”养鸡遇到了很多事先没想到的问题,由于养殖技术和防疫不到位,望着一夜之间死去的2000多只乌骨鸡,王洪军顿时傻了眼。他的家人安慰说:“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这个时候可不能打退堂鼓。”
  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坚定了信心,从养鸡书上学,并从网上买回养鸡技术视频光盘,潜心研究和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洪军细心地照料下,小雏鸡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2013年底,他和合伙人养鸡赚了10多万元,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土飞鸡”生态养殖法
  为了降低养鸡运输成本,他决定在城关镇二道坊村的马家坡上创办山林散养鸡场。村干部听说后,不仅出面帮他协调租下房屋、山场和10多亩二荒地,还将水泥路修到了养鸡场。
  2013年冬,他一家3口从官渡老家搬进了马家坡鸡场内的房子里,建起育雏室、鸡舍。为了科学养殖,他从武汉购回孵化机、饲料粉碎机等设备。为了增加乌骨鸡运动量,培育乌骨鸡的肉质,王洪军买了一台微型播放机,定时在山上和山下播放古筝乐曲,乌骨鸡听到乐曲便会奔跑到山上啄食和飞到山下啄食。偌大的山林树扒,为乌骨鸡提供了“休憩”场所,同时乌骨鸡产生的粪便又能够为草料提供原始肥料,而草料又可为山鸡提供天然“饲料”。 这就是王洪军所说的生态养殖。
“土飞鸡”成为大产业
  吃着天然的饲料,加上乌骨鸡在山坡上奔跑,养出的乌骨鸡,更好吃,更有味,这成为了王洪军对外销售的最大砝码。他通过微信传播乌骨鸡的生态养殖法,使乌骨鸡主要销往十堰,并成为酒店和农家乐餐馆的抢手货。
  “我养的乌骨鸡30元一斤,略贵于普通家养的土鸡,这对于一些注重农家系列的饭店来说,在价格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不少的酒店、农家乐餐馆与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5年,我还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立二道坊村养鸡专业合作社,培植养殖1万只以上的大户6户,把乌骨鸡作为一个产业化来发展。”王洪军满怀信心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