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07月2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升学谢师宴 引领社会新风尚

新闻作者:苗东升 唐付清 杜发明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2日  查看次数:次  
  “自觉遵守党和国家廉洁自律的规定,决不借子女升学、毕业之机,以任何形式违规操办升学谢师宴,决不参加各类违规操办的升学谢师宴。”这是我县教师发出的共同心声。 7月21日,全县教育系统召开“拒绝升学谢师宴、引领社会新风尚”承诺大会,要求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对禁办升学谢师宴的认识,严格遵守禁办升学宴、谢师宴的有关规定、信守承诺,自觉抵制和拒绝参加任何形式的“谢师宴”、“升学宴”,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会上,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张勇作了专题讲话,县教育局副局长吕哲君、县教育局工会主席樊启华出席会议。县教育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局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县直学校班子成员及县直学校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县教育局组织与会教师学习了省纪委《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办法》和《关于禁止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及县纪委《关于开展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歪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教师代表上台作了“拒绝升学谢师宴,引领社会新风尚”承诺表态,与会全体教师现场进行“拒绝升学谢师宴,引领社会新风尚”签名活动。
  省纪委发了关于禁止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禁令后,县教育局认真贯彻县委书记佘立柱关于落实党政主职干部主体责任的讲话精神,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系统禁止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有关措施,向全县教师发出“拒绝升学谢师宴、引领社会新风尚”倡议书。并及时召开了全县教育系统“拒绝升学谢师宴、引领社会新风尚”承诺大会。会议强调,全县教育管理干部和各位老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禁止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重要意义。省纪委全面禁止违规操办“谢师宴”、“升学宴”有利于减轻群众负担,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重塑教师形象,有利于弘扬新风正气。全县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纪委禁止违规操办升学谢师宴的文件精神,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号召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职员工为人师表、弘扬美德。县教育局决定,在全系统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将2014年教育系统有子女参加高考的教职工名单登记备案,监察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和管理。并要求对有子女参加今年高考的教职工,各学校主要领导要进行个别谈话,传达省纪委《通知》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做好思想工作。各学校还要通过学校网站、电话提醒、短信提示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在考生中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感念师恩新方式,大力倡导学生用发短信、寄贺卡、打电话、发邮件等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在师生中开展“一杯清茶表谢意”、“一张合影作留念”、“一张贺卡送祝福”等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强化领导,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禁令落到实处。各学校要把拒绝组织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单位负责人要亲自部署,带头参加活动;局监察室要会同各乡镇纪委,明确相关职责,加强检查督办,确保任务落实。各学校负责人要加强管控,严肃纪律,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做好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管住管好本单位干部职工,切实做到“六个不准”:不准利用子女升学之机操办“升学宴、谢师宴”,借机敛财;不准参加学生家长举办的“升学宴、谢师宴”;不准利用公款支付“升学宴、谢师宴”费用;不准利用职务之便通知本单位、本系统人员,以及管辖范围内人员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不准以配偶或其他亲属的名义,分批次、分地点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不准利用公车或利用职权借用服务对象的车辆送子女入学。县教育局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受理举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对违规操办或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的教职员工,发现一人查处一人;对因宣传教育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本单位发生教职员工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问题的,既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责任。

拒绝谢师宴  树立新风尚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师生惜别时,谢师宴开始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谢师宴”泛滥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之间的攀比和从众心理。我们不否认,“谢师宴”从家长的角度或多或少的表达了感谢师恩的真诚,但更多的是情非所已的选择和流于形式的热闹。
  中华民族有崇师谢师的优良传统,它有着丰厚的底蕴,深刻的内涵,岂是一顿盛宴,几杯水酒能够承载,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所能诠释。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呼唤和鼓励更有文化内涵的,更有时代意味的谢师形式,真正把谢师尊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静心的想一想,如果纯洁的师生之情为物质所替代,即是对师生之情的一种亵渎。
  最让老师难忘的往往是最平实的谢师之举。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张卡片、一个微笑,都能传达浓浓的师生情谊,虽然微小却意味深长,虽然简单却印象深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于对良知的呵护和职业道德的恪守。我们拒绝谢师宴,拒绝谢师宴就是拒绝庸俗,拒绝肤浅。感师恩于心,报师恩于行,让我们行于高尚,行于文明,拒绝谢师宴,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注入新的内涵。
     (竹山一中教师:朱志群)

廉洁从教  当好表率
        今年,在全县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中、高考成绩均创出了历史新高。目前正值高校录取之时,为防止“升学宴”、“谢师宴”歪风扩散,省纪委及时发出了《关于禁止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本人通过认真学习通知精神,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决心以实际行动,拒绝“谢师宴”,倡导“新风尚”。
  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是铺张浪费的具体体现。拒绝“谢师宴”既是从根源上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又是从本质上遏制请客送礼之风蔓延的有效措施。拒绝“谢师宴”不仅为学生倡导了清正廉洁的感恩方式,而且为学校营造了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既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形成了学生的攀比心理,还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拒绝“谢师宴”不仅能有效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能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深受教师欢迎和家长称赞,这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大好事!为把好事办好,特作如下承诺:一、绝不违规举办“升学宴请”等活动,二、绝不违规参加“升学宴请”等活动,三、拒绝“谢师宴” ,倡导“新风尚”。
   (茂华中学教师:陈政勇)

反对浪费  弘扬新风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谢师宴”往往偏离感恩本意,助长了盲目攀比、奢侈浪费之风,给学生和家长增加负担,更损害了教育和教师形象。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弘扬新风之际,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禁令。及时为“谢师宴”、“升学宴”等宴请活动刹车,值得点赞。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职责所在。廉洁从教,师德永恒。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是每一名教师的最大心愿,也是学生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拒绝“谢师宴”、“升学宴”,就是让纯洁的师生关系保持本色,就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 塑造良好师德形象,倡导文明节俭新风。
  作为学生和家长,感恩老师的方式多种多样。感谢师恩,贵在真情。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次探望、一篇回忆师生的美文,甚至一声问候,都能让老师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毕业后常回母校看看,常与老师联系,更是感恩教师的真情表达。
  文明新风需要我们来倡导,社会美德需要大家来传承。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谢师宴”、“升学宴”等活动,树立“新风尚”。
    (实验小学教师:朱友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