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08月23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卫生计生改革 构建和谐卫生计生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3日  查看次数:次  
  近年来,我县抢抓竹房城镇带建设、秦巴片区扶贫开发等机遇,勇于担当,先行先试,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卫生和计生领域,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创新两大重点,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推进落实,全县卫生和计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授予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县、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居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先进县等诸多殊荣。
  一、建立“五全”体系 夯实基层基础
  构建全方位计划生育工作网络体系
  县委、县政府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并重,按照“计划生育是大事,工作再忙,计生工作冲击不得;时间再紧,计生工作放松不得;财政再困难,计生经费短缺不得;关系再好,计生‘一票否决’含糊不得的”要求,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系。县委提出抓计生工作做到“三个必须”,即县四大家领导必须每月到计生工作联系点督办,熟悉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乡镇党政一把手必须联系一个后进村,坚持参加每月计生例会,对重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促落实;县直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履行所承担的计生责任,定期督办所联系帮建村的计生工作。加大对干部提拔任命、综合表彰、党建工作评先、精神文明创建等“一票否决”力度,对副乡级以上领导责任制执行情况倒查并实行“四不”,即一年内不提拔、不进城、不得申报各级各类荣誉、不得评定为优秀公务员等次。通过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初步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格局。稳定和加强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管理职能,配备至少3-5名在编工作人员。6月底完成县级卫生监督和计生执法机构整合,完成县乡妇幼保健(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整合,实行各村卫生室和计生服务室“两室合一”。配强乡镇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保持队伍稳定,将“以钱养事”服务中心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优化配置县乡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实行村级妇幼保健员和计生女专干两员合一,确保其待遇不低于村副职干部工资水平,工资年平均1万元左右。加强县卫生计生局门户网站建设,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知识普及和办事指南服务。加强宣传平台建设,在《今日竹山》、今日竹山网、竹山电视台开设卫生计生专栏,建立卫生计生宣传奖励机制。优化户外宣传环境,统一村级户外宣传栏、公示栏的设计样式和内容,各乡镇新建1至2个人口文化大院。
  构建全覆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
  兑现计划生育法定奖励,确保国有及县属以上企业退休职工和城镇无业居民独生子女年老父母计生3500元一次性奖励政策的落实。对无再生育能力的失独家庭在享受国家特别扶助政策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的扶助金,其居民医保或新农保个人缴纳部分由财政予以支付。对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的双女户、其它计划生育对象自觉落实绝育手术的分别给予3000元、1000元奖励,自觉落实上环对象给予100元补助。对普通高考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和中考被省级示范高中录取的竹山籍独女户或双女户家庭“自强女孩”,每人分别奖1000元和500元。县总工会每年对考取二本以上院校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学子给予5000元关怀。结合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今年落实300户计划生育家庭安居工程,给予每个计划生育家庭安居工程对象户2000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
  构建全域性人口计生信息化体系
  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监测,落实业务股室对口指导,及时更新维护,提高数据完整准确率;加强实名登记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强化督查考核,推动部门信息及时准确共享;加强村居平台信息核查反馈工作,促进信息全面应用;加强便民办证系统应用,5月份启用了生育证网上办理业务。完成计生与卫生妇幼信息系统融合,促进居民健康卡、家庭健康档案的数据对接应用,及时准确掌握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免疫、B超、流引产、死亡等各项基本信息;加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拓展部门信息共享领域和范围,切实减轻基层信息采集负担。依托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加强分析和监测,县卫生计生局每月编发一期《计生统计与分析》,突出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托卫生计生相关信息平台,突出加强孕情信息监测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及时准确掌握育龄群众婚、孕、育信息,加强日常服务和管理;依托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信息交流;依托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及时掌握跨区域流动信息和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信息;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信息实名登记,坚决查处漏登、错登和弄虚作假行为。
  构建全过程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体系
  开展2007年以来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生育情况的清理检查,将清理及查处情况给予公开曝光,接受监督。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情况的清理检查。规范征收权限,严格按标准按程序征收社会抚养费;将征收情况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建立征收电子台账;清理票据和资金管理情况,严格执行征收工作纪律和资金上缴国库制度。整合组建县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充实人员力量,督促乡镇配备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规范生育证件办理工作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51号)要求,转变证件发放方式,取消一孩生育审批,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发放一孩生育服务证明;简化规范二孩生育证办理方法,全面推行二孩生育证的网上办理。组建公安、法院、检察院、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打击“两非”工作专班,统一开展“两非”案件集中整治。重点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偷取环、非法施行输卵管吻合手术案件;其他假手术、假证明等计生案件。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加强孕前型管理,落实孕情包保责任;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行业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出生、B超孕检、计生手术等实名登记制度;建立打击“两非”有奖举报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构建全参与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体系
  引导群众选择安全、有效、适宜、以长效方法为主的避孕措施,提高避孕措施落实及时率和有效率,减少非意愿妊娠。对自觉女扎的双女户、其他符合条件落实结扎对象户给予奖励。严格禁止大月份引产。积极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居民全覆盖,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服务,完成宫颈癌和乳腺癌各15000人,准备怀孕妇女增补叶酸服用率达90%以上,免费为6至18月龄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营养包至24月龄,营养包发放率达80%以上。严格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程和技术规范,按规定落实随访服务,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管理。
  二、先行先试,医药卫生改革取得实效
  我县是全国第一批公立医疗综合改革试点县。近年来,把县人民医院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建起落实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新机制,2013年3月顺利通过省医改办检查验收。进一步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单位运行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上网采购率、使用率、零差率政策执行到位率均达到100%,县人民医院基本药物配备率50%以上,零差价政策执行率达到100%。全面落实村医绩效工资制度,设立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溢水镇陈家铺村村医王焕云,2014年入选央视“最美乡村医生”,当选感动十堰十大物之一。
  2013年,我们积极争取省、市卫计部门支持,申报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32个,项目总投资805万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4个,其中溢水、楼台、双台等乡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已接近尾声,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坚持以“医疗质量荆楚行”、“三好一满意”等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县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36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94人。县中医院创建为全省“二甲”中医医院,溢水、宝丰、得胜等卫生院创建为全省“四化”乡镇卫生院。
  卫生和计划生育改革的大幕已拉开,卫生计生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面对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在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中将继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方式,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乡镇卫生院托管等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县卫生计生事业转型跨越发展、打造“十星高地·秦巴强县”作出应有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