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提速,需要以良好的环境作支撑。“良禽择木而栖。”当前,发展环境是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正如县委书记佘立柱在多次会议上语重心长指出:“建设环境需要环境建设,优惠政策需要优质服务。”必须要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创造环境的比较优势。
发展不够是竹山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实际,环境是区域加快发展的第一竞争力。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加快优化发展环境,已然成为我县提升竞争力的命脉工程。为此,县委将今年确定为深化改革年、环境建设年,通过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管理制度,科学设定和规范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硬措施实施,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但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仍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不仅取决于这个地方的区位、资源等自然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整体发展环境,特别是建设发展环境。要优化环境,核心是要优化政务环境,首要的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是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之一,适当的行政审批是必要的。审批既是把关,也是服务,如果审批这个“关口”不畅通,往往就会成为影响发展的“卡口”。如果审批的环节过多、审批的时间过长,会让投资者等到黄花菜都凉了。马拉松式的审批,不仅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终会影响地方的经济活力。因此,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中,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实现行政管理提速增效,服务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勇于拆除“弹簧门”、打破“玻璃门”,转变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突破一切不利于发展的体制障碍,摒弃一切不利于发展的做法,形成“环境决定发展,服务创造优势”的共识,齐心协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