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最怕的是什么,是高达4%—20%的复发率。因为复发率高,很多人对手术治疗避而远之,进而选择保守疗法,可保守疗法不能断根,这真是个两难问题。如今他们不用担心了,太和医院骨科三病区引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腰椎间盘纤维环修复术,可以把复发率降到最低。
笔者走访了太和医院骨科三病区,王达义主任介绍说,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是直接把突出的髓核摘除或者切除,可是这样带来一个问题,手术摘除或者切除之后遗留一个裂缝,因为腰椎间盘的手术裂缝存在位置较深,人手很难探进去,不能利用普通手术针线进行缝合修补,没缝合就只能依靠人体的自愈能力,所以,传统手术后,患者必须躺床上一个月不能下床活动,等待手术裂缝自己长好,但是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约有50%的病人手术后一年裂缝仍然没有愈合,长不好就容易复发。针对裂缝问题,外科医生想了一个办法,即在椎间盘摘除后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把裂缝焊死。可这样做有很明显的缺陷:人体的腰椎间盘是很有弹性的,它的作用相当于汽车的“减震器”,焊死了它,不仅“减震”作用没了,而且腰椎会变得僵硬,从力学角度上来说,也会让相邻的椎间盘加重负担、加速老化,并且这种手术费用较大。因为这些不足,这种方法已经被相当多的医生和病人所拒绝。
太和医院骨科三病区一个月前接待了来自陕西的一名患者,该患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可术后一年就又复发了。在别人的介绍下,他不远万里赶赴太和医院,找到骨科三病区王达义主任。经过检查,王主任发现患者的髓核再度突出,而且突出的位置恰好位于前次手术没有长好的裂缝区,这意味着第二次手术如果再不把裂缝缝好,患者将永远面临疼痛反复发作的问题。考虑到患者的利益,王主任决定为他实施骨科三病区历史上第一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纤维环修复术。
据了解,所谓纤维环修复术就是利用纤维环缝合器,直接在髓核切除后,插入手术区内缝合手术留下的裂缝。纤维环缝合器的灵巧度可堪比技艺精湛的古代巧手绣娘,是名副其实的“机器绣娘”,它可以深入切口内一次性将切除术后遗留的纤维环裂缝一针缝合住,恢复患者椎间盘的自然状态,对于人体来说几乎是零损伤。
来自陕西的这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接受纤维环缝合器修补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下地,除短时间不能干重活外,几乎与常人无异。术后通过检查显示,手术裂缝已经完全缝合起来。这种手术能最大程度保留椎间盘的功能、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降低髓核炎性介质对神经根的刺激。如此以来,患者就不用担心年年复发的问题了。
难住了各国骨科学界的疑难问题就这样被“机器绣娘”一针搞定,这对于数量庞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王达义主任表示,下一步他将集全科室的力量,把这种新技术做到最完美,让更多患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