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11月1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成绩源于优质教学方式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查看次数:次  
  “我们语文教学组,在今年的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要归功于教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全身心钻研学生、钻研教学、钻研教改。”竹坪中学的校长张斌在介绍学校的语文学科时,忍不住赞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
  正是凭着一股培养有素养的学生和对语文教学工作的热情,竹坪中学的语文教师们成功实现逆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质高效语文教学之路。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新课改的理念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小组评价,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循序渐进的积累。
群策群力共提升
  “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靠集体。”身为语文教学组成员的李国成老师这样评价学科组。
  近年来,竹坪中学把集体备课作为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大力推广,对学科教师实行“拼桌”办公,即同一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
  “语文学科已经突破了‘备课’的范畴,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和经验都会拿来集体交流。”语文学科组的程用春老师说,正是老师们相互信任、坦诚,大家把集体作为教研的重要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相互促进,保证了同一学科教学质量的齐头并进。
  教师们积极把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变成集体的智慧,在学科组中实践、推广。例如,教师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遇到好的作品,总会积极推荐给学科组,让大家评鉴、交流,以推进作文教学。教师们教学中遇到疑问或难题,也会提交到学科组,发动集体智慧来解决。
分层教学重破图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是照搬照挪,而是结合我们学校的教情和学情,灵活运用。”李国成老师说,课改为他们提供了教育教研的新思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成功实现了语文教学“3大类,6小类”的分层教学。
  学期初,通过对学生综合成绩和家庭、成长环境、性格、兴趣、志向等的了解,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类。了解学生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外,一个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写日记和周记,然后教师从学生的习作中去揣摩、把握学生的性格、兴趣、理想等。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综合评定,又把每一大类学生,分成两小类。教师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通过实施灵活、多样的分层教学,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例如,上类的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强,根据实际情况,又被分成学习态度好和学习态度一般两大类。教师会相对应地帮他们制定较多的自学计划和培优辅差计划。
  分层分类教学并不是死板的、教条式的,各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分类,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击破。例如李国成老师对这一届的九年级学生分类,除了融合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还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家庭情况,他通过走访和阅读学生日、周记后,对学生陈彬的看法是语文学习能力较差、态度不算端正、家庭幸福,他给陈彬制定的目标是通过家校联手端正陈彬的学习态度,重点提升陈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此,他寄语陈彬“能看到你的家庭幸福,父母很关爱你,那你就要更努力才行。”从此,陈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大增。
  “实施分层教学后,通过降低难点,保证中下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科成绩大幅提升。”程用春老师说,语文学科分层教学实现了“保尖子学生,提升中下等学生”的目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各个击破,既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也实现了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
习惯养成慢积淀
  语文教学重在听、说、读、写,而写既是学生的“门面”,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很多学生升到九年级了还是字写不好,文章写不长。”陈明慧老师说,写字和作文是语文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此,竹坪中学语文教学组,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写字和作文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的同时,坚持每天早晨对照字帖临摹20个字。”李国成老师说,为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语文学科组可谓是用心良苦,首先他们要求语文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一笔一划端正书写,另外每天或每周推选书写端正、美观的学生展示个人作品,同时督促并指导学生每天晨起对照字帖练习20个字,不贪多,只追求效果。通过近半年练习,学生书写质量有了大幅提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重难点。”陈明慧老师说,竹坪中学语文教学组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作文思维,来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实行每周一篇周记和一篇限时作文的制度,让学生对写作文习以为常。针对学生写不长的问题,要求学生赏析优秀习作,重积累,把每节语文课的前5分钟留给学生交流、欣赏名家名著。同时要求学生从身边写起、从小事写起,写父母、写家人、写同学……体现真情实感,让学生敢写、能写,渐渐地写得好、写得长。
  细致,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品质。竹坪中学语文教学组把培养学生的细心、细致,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把每节语文课的后5分钟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一些细致、尖锐的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养成细致的习惯,慢慢的学生都能够见微知著,自觉养成细心的习惯。
  语文教学组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积累,学生的写字、作文习惯逐渐养成,语文学习素养大大提升,语文学习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角色逐渐弱化,学生自学的能力大大提升。
小组评价显竞争
  “我们语文学科没有采用马安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我们学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程用春老师自信的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竹坪中学没有生搬硬套,教师们更是灵活地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践行具有学校特色的新课改,大大提升了课堂实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组评价就是竹坪中学的语文教师们对新课改的灵活运用,他们把竞争理念引入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作文等语文学习情况分等级量化打分,小组成员得分累计到小组总得分,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竞争,对评分落后的小组和组员,教师给予提升、改正的意见和建议,并开展小组内部分流辅导,也可要求教师辅导。通过竞争,推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辅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作文教学,学生主动完成了古诗词背诵的积累,奖励2分;书写端正计2分,反之不计分;作文立意新颖、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计10分,其他计2到8分不等。通过小组评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相互竞争、比较,语文学习的氛围和热情格外的浓厚。
  在交谈过程中,竹坪中学的语文教师们甚至不能完全地阐述“什么是新课改”。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新课改的理念和智慧却处处闪动。向学科要质量,向教学实效要质量。正是竹坪中学语文学科组的教师们致力于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辅导者,推动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和整个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柯 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