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11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学校齐抓 管理质量并进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查看次数:次  
  “我们教育管理的关键是服务师生,沟通家长,形成合力。”深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高博说,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管理则是教育持续化的关键。近年来,深河乡中心学校通过抓教师、学生、家长这三个教育管理的关键,推进教育教学质量逐步上升,融洽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让教师有归属感
  “教师对职业、对岗位的认同,是教育事业成功的关键。”教务主任陶鑫介绍说,全县上下在推行新课改之初,深河乡反应相对迟钝。在外出观摩学习后,深河乡的教育管理干部开始反思,为什么马鞍中学的教学质量能够提升?为什么他们的师生对教育充满激情?在反复的思考、研讨后,他们认为,教育的关键是要抓好教与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教育管理最主要的是抓好教育的实施者即教师这一块儿的工作,让教师对教育工作、对教师岗位有认同感,对学校有归属感。
  实施人性化管理,让教师在情感上认同。定期召开教职工座谈会,了解教师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帮教师疏导心理和情感上的问题和困扰。不定时走访毕业班教师、生活困难教师、基层骨干教师等,给予适当的经济和情感上的慰藉。关心教师工的职称晋升和评优表模,把相关机会留给教龄长和一线的教师,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大家庭的温暖,从情感上强化对教师岗位的认同。
  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让教师在工作上认同。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把课改的主动权交给教师,让教师们结合自身和学科的实际,积极主动地深入新课改。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交流、沟通机制,鼓励和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参加各类教研竞赛和教研活动;不定时开展乡镇间的走教、送教活动,聘请县内外名师到学校展示、交流,帮助教师提升职业技能、明确职业目标。开展教师间的师徒结对活动,把老、中、青和各科目的教师“捆绑”在一起,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升,强化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开展竞优、竞岗活动,激发教师活力,让教师在行动上认同。常规性的教育教研活动,重实效、重教师参与,确保教师人人都参加、人人有收获,不走形式和过场;设立班主任示范岗和教学常规示范岗,实行一月一评制,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情感上的奖励;不定期开展优质课竞赛和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让教师思想“活起来”,工作“动起来”,主动钻教研、钻工作。
还学生自主权
  “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不够,我们还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校长高博说,近年来,围绕新课改,深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做了很多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工作,还学习的自主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探究生本教育,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变,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在课堂上实行“兵教兵”,即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培养能力、掌握知识。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小组合作评价标准和班级自我管理细则,把管理、监督和指挥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让学生的智慧处处闪光,把生命力还给课堂,把竞争力还给学生。
  尝试活动教育,即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取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如绘画组、舞蹈组、篮球队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定期开展校园演讲比赛、书画展评活动和运动会等,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选拨和培养有相关特长的教师,对学生开展相对应的辅导和教学支持,让学生行动起来,帮助每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找到自己的舞台,确保学生的能力“强”起来。
  开展特殊学生跟踪辅导和帮扶制度,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重点开展对学困生、后进生和道德有缺陷学生的帮扶制,制定专门教师与这些学生结对,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品行进行跟踪了解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乐学、善思,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学校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推手。”高博介绍说,近年来,深河乡各学校越来越认识到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把推进家长与学校的了解和沟通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教育。
  推行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要求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定期通过电话、QQ、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心理、学习等情况,让家长随时掌握和了解学校教育的动态。实行定期召开家长会制,各班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是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学校观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家长沟通阶段性教育工作重点,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过程。
  实行家校合力共建制。推行家校联系本和家长随时走访,让家长在及时了解学生和学校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工作和教育问题,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例如深河乡在开展新课改之初,就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改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家长为学校的新课改出谋划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推行新课改的初衷也就是要协调和改进教与学的关系,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深河乡中心学校正是抓住了关键,做好了教师、学生和家长这三方面的工作,理顺了教师、学生和家长这三方面的关系,才能在以管理促提升、以管理提质量的教育发展道路上有所突破,推动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支持教育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柯 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