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残联康复中心,每一名残疾人都会感到一股春风扑面而来。亲切的问候,周到的关怀,细致的服务,令人心生暖意。县残联从解决全县广大残疾人康复、安居、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使全县残疾人的梦想有了起飞的平台,让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放飞了梦想。
让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县残联把嘉道理社区康复合作项目与残疾人常规康复业务紧密结合,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依托阳光残疾人康复医院、低视力康复中心、盲人按摩诊所、精神病医院,开展理疗、转介治疗、居家托养、日间照料等康复服务活动。为5名中国肢残协会“重塑未来”项目救助患者进行康复回访和政策扶持,为110名白内障实施了免费手术治疗,为20例贫困肢残患者免费安装假肢,为14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治疗,为10名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为15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转介治疗服务,为55名0至6岁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治疗,为45名低视力患者免费配戴助视器,为6名盲人实施定向行走训练,为1名患者安装了人工耳蜗,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950件套,指导残疾人家庭制做简易适用器具28件,为65名聋哑在校儿童提供救助资金。
让残疾人享有安居岗位
他们倾力做好残疾人教就工作,为40户残疾人家庭争取了24万的危房改造项目资金,为3名优秀创业的残疾人争取“双百工程”项目资金5000元,依托乡镇中心福利院,在全县17个乡镇建立了残疾人“阳光家园”托养中心;新成立了擂鼓、柳林两个残疾人烟叶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培训残疾人及其家属360多人,共组织培训残疾人及其家属5批150多人次;依托得胜、大庙、竹坪、宝丰、双台五个乡镇茶叶种植基地,组织培训残疾人及其家属6批200多人次;在秦古、文峰、城关生猪养殖基地组织培训5批150多人次;帮55名残疾人在湖北圣水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找到就业岗位。
让残疾人享有合法权益
他们多方维护好残疾人合法权益,把贫困单身重症残疾人全部纳入五保、低保救助范畴,重度残疾人托养对象由乡镇残疾人托养中心集中托养,对持证残疾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由政府出资免费为残疾人办理养老保险。有125名重度肢体、精神病、智力残疾实施居家托养服务。对特困残疾人、重点帮扶对象、临救对象进行救济救助,发放救助资金达10多万元,为33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特困残疾人救助补贴198万元。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示范岗。开展“助残日”活动,为5个重点中心学校发放儿童蜜儿餐1000份,为2名考取大学的残疾学生发放奖励资金2000元。为200人次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8万元,深入乡镇、村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现场办理二代残疾人证1万本。
“残疾人最需要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答案。在县残联理事长陈建林眼里,残疾人不是累赘、包袱的代名词,而是一个需要社会关爱的“特殊群体”。他说:“要让残疾人成为能够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同健全人一样具有公民权利的人,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残疾人心灵,为残疾人插上梦想的翅膀。”
(二月泉 吴建军 王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