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农村春耕播种的繁忙季节。然而,受扶贫帮助的困难家庭春节后在干啥?年后有何打算?3月12日,笔者与堵河源管理局总工程师步行到扶贫点潘口乡悬鼓洲村1组,在联系户严泽勤和党隆武家中看“亲戚”,话蓝图。
大龄青年喜引“凤凰”
到严泽勤家,发现他家很热闹,家人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我儿子的对象过来了。”严泽勤高兴地对笔者说。原来严泽勤30多岁的儿子严培奎对象来看家了,这确是一件高兴事。严泽勤听力障碍,其妻因高血压后遗症导致腿疾,家中非常困难,儿子严培奎也没媳妇儿。去年笔者和严泽勤家结成“亲戚”后,一直在为这事着急,一大家子连个女主人都没有,怎么持家乐业、照顾两老?“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去年,严培奎靠手工在外挣了近6万元,对家中进行了粉刷和装修,有了好房子,这才有对象愿意来。
当问到年后有何打算?“家里没路子,想出去打工挣钱。但患腿病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无人照料,也没确定到底咋搞。”严培奎说。笔者听了严培奎的担忧后,给他做了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并表示会把他母亲的残疾证尽快办理落实。这才让他下了决定,外出务工。
坚强妻子心忧夫病
“今年,你还是和我一起进厂上班吧,这样我还能照顾你。”一到党隆武家,他们夫妻俩正在交谈。今年年初,党隆武两次因胰腺炎发作住院,家里借了不少钱,儿子又还在读书,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创业改善家庭环境,只有外出务工。党隆武妻子担心他身体,坚持外出务工时把他带在身边亲自照顾。
党隆武拿出的一叠医药费用发票、住院病历等,上面还弥漫着一股药味,笔者心情异常沉重,心中思考着能否申请大病救助。同去的总工程师反复叮嘱党隆武,在外地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自己的身体,以防病情复发。
扶贫帮扶暖的是人心,见的是真情。这次走“亲戚”,真是有喜也有忧。 (刘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