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5年03月2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系精神病人 共享社会和谐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8日  查看次数:次  

  编者按:精神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在其发病时较易出现肇事肇祸现象,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在此刊发相关工作安排及精防工作经验,相信对做好精神病障碍患者的筛查、救治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办好办实。


我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工作启动
  本报讯   3月26日,由县卫计局主办的全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培训班开课,来自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近百名精神卫生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开课,标志着我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和随访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培训会上,来自县精神卫生中心 (县精神病医院)专家就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等内容作了专题讲座,对病例筛选、登记、上报工作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指导。
  据悉,培训结束后,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将按要求开展精神疾病患者入户排查、建档、报告、危重情况处置等工作,并通过采取分片包干、进村入户的方式,对精神疾病患者逐一排查,建立健康档案;在做好访视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预案。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我县精神卫生项目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县综治办  县卫计局关于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诊断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综治办、卫生院,县精神卫生中心:
  为切实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神卫生项目工作,最大限度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减少患者因病导致社会危害事件的发生。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我县在2013年已完成溢水、秦古等6个乡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决定从2015年4月份开始,对城关、潘口等11个乡镇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诊断工作,对已完成排查的6个乡镇进行复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患者排查诊断工作落到实处
  为切实做好本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诊断工作,县综治办负责协助乡镇、卫计局开展排查、送诊,对履职不到位的单位,按照规定进行通报、约谈,视其情节给予“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全县成立以县卫生计生局局长黄勤为组长,县综治办刘辉,县卫生计生局刘应武、曹先斌、刘兴宝为副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诊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精神病患者排查诊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跟踪督办。县精神卫生中心成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诊断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精神病患者排查诊断工作的技术指导。各乡镇综治办和卫生院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落实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诊断、随访管理和疑似病人的摸底调查、建档、报告、病情评估与分类干预等工作,对分类干预中的“病情基本稳定和不稳定患者”开展个案管理。
  二、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患者排查诊断工作
  各乡镇综治办积极主动参与配合本次摸排工作,将摸排情况纳入农村网格化管理,建立详细的信息台账。乡镇卫生院要结合调查摸底掌握的疑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认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并做好登记。县精神卫生中心要与乡镇联合开展疑似患者排查诊断工作,4月份重点在潘口乡、双台乡,5月份在擂鼓镇、上庸镇,6月份在柳林乡、官渡镇,7月份在麻家渡镇、深河乡,8月份在宝丰镇,9月份在城关镇、文峰乡。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要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定落实分类干预措施。对易肇事肇祸的重性精神病人建议住院治疗,对未住院治疗的要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当地党委政府、公安及县精神卫生中心等部门,做好重点防范管控,防止危害社会事件的发生。在排查诊断工作中,县精神卫生中心必须确保两名以上具备精神疾病临床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参与,各乡镇卫生院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支持配合,积极宣传国家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关爱及优惠政策,对高危人群和监护人提供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
  三、加强随访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乡镇卫生院要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的要求,做好居家患者的健康体检及跟踪随访工作,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病情、药物治疗、药物副反应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加强防范。县精神卫生中心要落实“点对点”技术支持服务,帮助乡镇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及问题,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就医率和管理率,强化治疗措施,降低疾病复发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竹山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
       竹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5年3月25日



真心服务 倾情精防
——楼台乡人民政府

  楼台乡位于竹山县北部,与郧县、房县交界,是由原来的三台、楼台、沧浪3个小乡镇合并而成,总人口25933人,辖区15个行政村,从乡政府驻地到最远的行政村单边行程75公里,地域辽阔,山大人稀。近几年,我乡在精神病防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尊重精神病患者,积极开展精神病防治与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1、领导重视。乡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综治办、民政办、派出所、卫生院、合管办及各村支部书记组成的重性精神病管理关爱帮扶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村支部书记、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及关爱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乡村两级精神卫生防治网络,乡卫生院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医疗管理服务,村委会担负监护责任,各村村医具体负责日常服务、信息收集上报、患者健康体检及随访管理工作。集中组织专班对全乡15个行政村的所有疑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摸底排查,确诊病人84人,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全部纳入管理。乡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走村入户看望病人,了解病人身体、生活情况,对家庭困难的患者制定出台了救助政策。
  3、依托健康教育促和谐。结合全民健康行动及大型卫生宣传日,分村分片区,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引导群众给予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多一些理解和同情,消除偏见与歧视,为患者及家属创造宽松环境,融入正常的社会交往,减少危害社会事件的发生。
  4、部门联动真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是社会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治疗上,有的家庭根本拿不出钱为病人进行治疗。乡政府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作为首选低保对象,乡民政为84位精神病管理对象办理了低保手续,解决了病人住院报销方面的一系列难题。乡卫生院对每一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开展随访服务,制定干预措施,与病人家属做好心理沟通,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包括身体症状、服药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同县残联联系为部分精神病人办理了残疾证,并与合管办联系为需要长期服药精神病人办理慢性病补助卡。积极争取精神病“686”项目、残联救助基金及民政大病临时救助资金支持,为37名患者免费进行门诊治疗,为11名“三无”患者免费进行住院治疗。如村民王某患精神病后丈夫离异外出,生个孩子还不知道父亲是谁,连户口都上不了,工作人员通过给他哥哥做工作,将她转入县精神病医院治疗,并给她办理了低保,为她的孩子办理了户口登记。
  在重性精神病管理方面,转变以往那种让村医跑,自己坐在家里做资料的方式,工作人员尽量多到村入户,与病人及其监护人和村干部进行沟通,提高他们配合和管理治疗意识,增强了病人及监护人对政府的信任。让他们理解入户随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服务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流于形式。精神病患者蒋某,家里特别困难,婆婆是个瞎子,大儿子也是个精神病患者,家里只有丈夫干活,小儿子还在上学,家里环境脏乱差,我们多次协调,给他们全家落实了低保,解决他们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有一次她发病了跑到山上三天没有回家,等别人发现时已处于休克状态。乡卫生院医务人员迅速赶到她家,看到他丈夫正在为她准备安葬事宜,工作人员赶紧打120,经过医务人员的紧急抢救,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因乡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为了让病人得到更好地治疗和康复,第二天乡民政办、村委会解决5000元钱,将她转诊到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目前病人已出院,病情基本稳定。像这样的事我乡经历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感悟,我乡精防工作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收集信息做做纸质资料而已,要改变思维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尽量把工作做到实处,给病人及家属多办实事,多交流、多沟通、多关爱,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宣传减少社会歧视,让他们活的跟我们正常人一样有尊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