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余盛云的丈夫还在竹山县九华山林场工作。每天,丈夫上班,她在林场打工,顺便种菜、养猪,以此维持生计。
有一天上午,余盛云正在茶园里采茶,远远望见自家屋外稻场里有一个人来回走动,以为是郧西老家来人了,便匆忙赶回家。但见一位年轻人,风尘仆仆的样子,脸上带着些疲惫。余盛云边开门边招呼年轻人进屋喝茶、抽烟。期间,年轻人告诉余盛云,自己刚来这里找姨父黄丛金,谁知家中没人。“一路奔波劳累,又饿又渴。找姨父家附近的邻居讨口水喝,没想却被别人数落了一顿。”年轻人说,讨了个没趣之后,准备到车站乘车回家的,走着走着就走到这里来了。
听完此话,余盛云连连邀请年轻人留下吃饭,并起身往厨房走去。年轻人问道:“大姐,这顿饭得多少钱?”余盛云哈哈一笑说:“吃一顿便饭,我还找你要钱,那是啥人。见难不搭手,我是块石头。”说完,快步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一大碗鸡蛋汤、荤素四个菜、一壶苞谷酒便端上了餐桌,余盛云像招待娘家兄弟一样,热情地招呼年轻人吃饭。
两人边吃边聊中,余盛云得知年轻人在县劳动局工作,专门负责招工。年轻人也了解到余盛云的工作情况,说:“你在林场做临时工多年,符合招工条件。刚好林场还有3个招工指标,暂时还没有合适人选,我回去后看看能否帮上你的忙。”
年轻人离开后,余盛云也没将他的话放在心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她也逐渐淡忘了这件事。谁知有一天,林场工友转交给她一封从县劳动局寄来的信,打开一看,竟是写有她名字的招工转正通知书。
原来,年轻人回到县劳动局后,因感恩于余盛云的热情款待,按照相关政策,给余盛云办理了招工转正手续。如今,已退休的余盛云每月可拿到2000多元的退休金。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事让余盛云和丈夫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对生命中的涓流每有一份赏悦,上帝总会立即赐下万道流泉。 (作者系今日竹山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