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5年04月1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利院里的幸福生活

新闻作者:陈兴云 柏林 李培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查看次数:次  
  十几年前,看到村里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住破房,饭没人做,衣服没人缝补,病了无钱医治、无人伺候靠硬扛,真是很可怜!
  如今,各乡镇福利院都是亮堂堂的高楼,电视、洗衣机、空调、太阳能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饭有专人做,衣被专人洗,病了有人陪床问候,很多老人聚一起,安享晚年!
  日前,记者来到文峰乡福利院。该院处在美丽的香炉山脚下,居住着来自全乡100多个五保老人。他们或在花园散步,或三五成群聊天、看电视、打扑克,不能自理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享受着护理人员对他们的悉心照顾。
  近年来,竹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把农村福利院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2010年起,连续5年将农村福利院建设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县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福利院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县乡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财政每年落实配套资金500万元,县供电供水部门优惠福利院水电接入,各乡镇自筹解决福利院建设场地“三通一平”等项目前期工作……
5年来,县乡投入福利院项目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乡镇中心福利院17所,占地面积662亩,所有福利院按照秦巴庸派风格设计,框架4层,四室一厅一卫结构,设置有休息室、娱乐室、医务室,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700人。县里通过增加编制、公益岗位,配齐乡镇民政助理、民政会计和服务人员,各乡镇选调有爱心、责任心的本地干部任福利院院长,县民政局干部包院督办,开展业务培训和精细化指导,培植示范院所,推动全县福利院管理上水平,院容院貌大改善,五保老人俱欢颜。

数读成绩
  ●“十二五”期间共社会化发放各类惠民资金51961万元。
  ●投资近5000万元完成全县17所乡镇中心福利院危房改造工程。
  ●投资约2200万元完成210个城乡社区服务站建设。
  ●投资550万元帮助1003户因灾倒房户完成倒房恢复重建。
  ●投资约300万元完成15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建设。
  ●投资近200万元完成县光荣院、县社会福利院提档升级工程。
  ●投资约200万元完善县殡仪馆配套服务设施、扶持宝丰镇殡仪馆建设。
  ●投资70余万元完成9处烈士陵园、纪念馆、墓地建设和保护工程。

你说我说
  ●县民政局局长王世国:照管好五保老人和低保弱势群体是民政人的责任。我们会继续努力,想方设法,改善五保老人生活条件。
  ●麻家渡镇福利院院长张西平:我本来是一名镇干部,当福利院长虽然很苦,我觉得是积德行善的事,老人都非常依赖我,我很幸福。
  ●官渡镇新街村村民王友学:如今的五保老人有国家管,在福利院养的白白胖胖的,跟有儿有女家庭条件差的比还快活些!
  ●文峰乡福利院五保老人袁化海:没想到我老了能享受这样的福,感谢共产党!我在福利院吃得好、住得好,很开心!

爱让他们有了幸福家
  获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五保老人曾是社会弱势群体,生活质量差、居住环境差、就医看病难。是党的优惠政策,是全社会的广博爱心,让他们有了幸福的家。如今,五保老人在福利院这个幸福的家中生活得恬静安逸。
  弱势群体的幸福才是真幸福。近几年,我县围绕“吃有提高、病有良医、住有宜居、娱有所乐”四个方面的目标,推进乡镇中心福利院建设,加快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步伐,强化投入支撑、基础建设、规范管理和亲情服务四个保障,让全县五保老人安度晚年、怡享天年。
  作为五保老人人生的最后一站,福利院在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围绕人性化、精细化、全优化服务主题,所有工作人员中开展了“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安全心”“心”级工作人员评定活动,把老年人当作自家的父母来关爱。生活上实行了每周菜谱制度,一日三餐,做到了饭菜新鲜,干稀搭配,四季更替适时更换衣被,真正让五保老人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服务老人,要能吃苦、不怕脏、有耐性,还要善于交流,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福利院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较大,工作人员中除院长是公职人员外,大多是公益岗位,工资待遇低使得很多优秀的服务员另谋他就。如何稳定队伍、完善服务光靠民政、福利院本身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希望得到社会进一步关注支持,同时也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进院向老人献爱心做义工,给予老人更多关怀帮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