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47岁的周约清拿着病情书等相关资料,到县新闻办为儿子周智坤求助,希望有好心人能够帮帮他。
周智坤,1995年出生于贫穷山村——柳林乡墨池村。今年读高三的他,按说6月7日和8日是要参加高考的。然而,他却因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炎相关),躺在北京协和医院,无法参加高考。
生在大山中的孩子,想要出头,想要走出去,只能靠努力学习。2014年10月,周智坤在学校学习期间,突然全身发黄,到县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黄疸肝炎,经过治疗终于痊愈出院。没有过多休息,他又回到学校继续为高考备战,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今年年初他突然又感到身体不适,四肢乏力,就回家复习。“他在家里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和他妈妈觉得不对劲,赶紧带他到太和医院检查,经诊断,我儿子可能是白血病。”周约清说,“当时,我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还得了这种病,怎么办呀!”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周智坤的父母焦急万分,欲哭无泪。在听取市太和医院医生的建议后,立即带着儿子去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被诊断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炎相关),病情十分危急,需要马上进行骨髓移植。没有兄弟姐妹的周智坤,因找不到相匹配的骨髓配型,只能等待中华骨髓库里合适的骨髓配型。好在他的父亲多方求助,找到在北京任职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杨开金帮忙,杨开金本也是柳林乡墨池村人,通过红十字救助中心找到了免费的全相合的骨髓配型,但移植费用需要70多万元。
周智坤住院接受治疗以来,家里已经花掉了38万多元,这笔巨款是家里多年的积蓄、亲戚朋友的借款、同村乡邻的捐助。现在每天高达数千元的开销,使得原本就拮据的家庭更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当提及移植所需的药费时,周智坤的父亲说:“现在该借的地方都借过了,该想的办法也想过了,虽然红十字捐赠了全相合的配型骨髓,医保也能报销一部分,然而,移植的费用依然没有着落,希望好心人能伸出援手,救救我的孩子。”
生命只有一次,医院诊断周智坤被救治好的希望非常大。周约清已无力拿出钱去救孩子。他们选择了向亲戚朋友求救,向社会各单位、组织求救,向社会各界人士求救。或许,您、您们伸出爱心之手,就能保住19岁男孩的生命。
如果您愿意帮助周智坤,可以联系他的父亲周约清,电话:18674172281。 (卢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