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5年07月1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德精医 打造百姓“满意医院”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8日  查看次数:次  
近几年来,秦古镇中心卫生院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为重点,全院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团结拼搏,努力创新,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为全镇广大群众积极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和谐发展之路。医院先后获得了“湖北省百镇千村示范乡镇卫生院”、“湖北省四化乡镇卫生院”、“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竹山县最佳文明单位”、“全县十佳医疗单位”、“全县卫生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共接收门诊患者11120人次,同期比上升15%,共收治住院病人635人次,抢救危重病人55人次,“百姓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初步显现。
做实公共卫生惠民
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该院想尽千方百计让基本公共卫生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全镇居民免费享有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医护人员变被动为主动,背着设备,冒着严寒酷暑,定期、不定期走村串户开展健康教育、免费体检和健康指导,适时开展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宣传,提高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特别是偏远村群众,该院还用车把他们接到卫生院做健康体检。通过多种渠道和举措,该镇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6月底,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随访4507例、糖尿病患者随访414例,精神病患者随访664例,儿童健康体检 154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980例。完善免疫预防卡、证管理和儿童信息的录入工作,辖区内常住人口0~6岁儿童建卡建证率达100%,单苗接种率达96%,儿童接种信息客户端、卡、证吻合率达99%。
微笑留在患者心中
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秦古镇中心卫生院把优质服务视作“生命”,推行“送病人一个微笑、一句关切话语”行动,患者询问时不说“不知道”;遇到难办的事不说“不行”。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从患者一入院起,就要为其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善始善终,负责把患者要找的医生科室带到,手续办好。医生护士脸上时常挂着笑容,巡视病房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用疏导、安慰、解释、暗示等手段将患者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治疗疾病的积极因素,通过美好的言语、平和的心境、和蔼的态度,给患者心理上的抚慰。
“服务好请对大家讲,服务不好请对院长讲。”在秦古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挂着的“今日值班”公示牌上,这样一句话语及院长的电话让人心里特别踏实舒服。该院曾有一名“     ”护士,态度“生、冷”,患者投诉。医院让“      ”护士住单人学习班,背诵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一周后“     ”护士主动写下保证书,返岗接受考验。该院缩减后勤充实一线,并坚持院长晨检夜查制度,随时收集患者的意见,补漏纠偏,从此医院再无“     ”护士和“急病慢先生”。  
积极改善医疗条件
医改以来,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秦古镇中心卫生院多途径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医疗条件,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积极争取国债项目,2013年投入130万元新建门诊楼,营业面积达1000平方米,输液大厅、化验室、药房等专业科室宽敞明亮、规范一流。投资10多万元添置配套设施,对院区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今年该院聘请保洁公司专业做保洁,医院卫生时时有人打扫,被服勤洗勤换,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创建“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湖北省四化乡镇卫生院”,获取以奖代补资金25万元,添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日常诊疗业务提供了科技支撑。争取上级支持配置“120”急救车一台,24小时待命,满足本镇及相邻乡镇居民急诊急救需求。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建起了大溪村、独山村、张家沟村、白果村等7家规范化村卫生室,确保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
国医堂中医造福百姓
拔罐、针灸、推拿、刮痧……在秦古镇中心卫生院“国医堂”,老百姓腰肌劳损、胳膊腿痛都喜欢到这里享受传统的中医康复理疗。
中医方便、价廉。秦古镇老百姓相信中医,有看中医的习惯。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该院将中医作为惠民便民的有效载体,率全县乡镇卫生院之先,于2012年投入17万元建成规范一流的特色中医门诊——“国医堂”。全国优秀中医师贾金国坐阵传、帮、带,培养年轻中医。同时轮流派医生到省、市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现已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中医师3名,他们既能对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辩证施治,又能根据患者病情,开展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敷等多种中医药治疗,效果良好。2014年4月,该镇大堰村5组村民王吉云因车祸致颈椎严重骨折,在市区两家医院住院治疗近两个月后四肢仍无知觉。同年6月,王吉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秦古镇中心卫生院继续治疗。卫生院国医堂采用中药增强脊髓血液循环,并辅以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3个月后,王吉云能在搀扶下行走了。当前,国医堂业务十分红火,望闻问切、拔罐针灸、医嘱开药,医师们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每日接待患者20多人,住院病人日均10人以上,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100余万元。
谨小慎微“守”平安
该院把“平安医院”创建贯穿于始终,一是强化医疗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专业技能。二是强化管理,组织开展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大检查,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医疗卫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考试,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了医疗事故发生。同时,从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入手,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公布了院长电话,设置了院长接待日,帮助患者答疑解难,实行住院患者告知书、住院一日清单,告知权利义务。以履职尽责为抓手,聘请社会监督员,及时查找纠正医疗服务中的缺陷。三是排查隐患,常抓不懈。成立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后勤保障科室作用,随时对水、电设备等后勤保障系统进行安全运行情况检查、维护和保养,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对重点部位如高压锅、X线等特种设备重点巡视,消除不安全隐患。今年投入近10万元对老化线路进行更换,防盗窗进行加固,X线机房进行防护改造。对医院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进行了检查和维护,并新增了“安全出口”标示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本版组稿:陈兴云  朱名绍   王 勇)



秦古镇中心卫生院全景。


院长王茂华(左三)带医生查房会诊。



主治医师王勇上门指导患者康复锻炼。



老中医贾金国为群众答疑解惑。




护士陈娟娟微笑服务患者。


内科主任张俊在接诊患者。


宽敞明亮的输液大厅。




设备先进的检验室。



门诊部主任周林和护士长杨玲随120车出诊。



医师袁海涛为患者讲解病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