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08月0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基朝:日记人生显能量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8日  查看次数:次  

  “写日记,是我的一种爱好,也是充实我业余文化生活的一种途径,多少年后翻开它们,有那么一种回首生活的享受……”谈起写日记之事,楼台乡九年制学校后勤职工李基朝颇有感慨。
  也就是这位系着蓝围腰的学校学生炊事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利用写日记来充实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提升人文修养。他坚持31年,写下100多万字的读书阅报笔记,写出300多万字的日记,他收藏的书刊报纸和一大摞日记本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秋,24岁的李基朝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教育系统一名后勤职工。在这之前,他勤奋好学,是县级媒体的业余通讯员,已经写了4年日记。参加工作后,他时刻把本校几百名寄宿学生饮食安全牢记在心上,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全乡后勤先进工作者。
  李基朝在从事炊事员工作中,把写日记当成练笔的载体,力求在写日记中提升。他坚持给县电视台和县报写新闻稿,还把一篇篇日记提炼成一篇篇散文,投寄给一些报刊。如此笔耕20年不辍,终于印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名谚。2003年冬,他的日记体散文《父亲一生不容易》在全国散文征文中获奖,还有幸赴京参加颁奖会;采访所写的通讯《养猫村的启示录》一举叩开省报大门;日记散文《蓝围腰》在外省一家知名文学刊物上发表,向人们展现出了后勤工作者的精神面貌。2006年4月初,还沉浸在失父阴影中的李基朝,又承遭为老母送终的悲伤。但他没有想到,县电视台派记者前来对他坚持业余写日记一事进行采访,悲喜交加的他把收藏、自费订阅的报刊和写了23年的日记展现出来,让记者都惊讶不已。
  李基朝把写读报刊笔记和写日记作为关爱惠泽乡邻的一种奉献。2013年春他从报刊上了解到江西宜黄兴华种业公司推广高产优质黄豆种信息后,自己率先邮购10公斤试种,当年秋,他家黄豆喜获丰收。2014年夏季,他把自家收获的新种黄豆全部送给本村农户,当年用他送的黄豆做种的农户,黄豆迎来了大丰收。他还把自己从报刊上所掌握的政策、致富项目、创业信息写入日记,趁双休或节假日向乡亲们宣传介绍,被老乡们称之为贴心的“百事通”。
李基朝的妻子也是一位有文化修养而乐于助人的贤内助。其两个儿子分别在武汉、十堰创业打拼,且都有成就,一家人过的是和和睦睦。
  阅读李基朝的日记,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回味。从他日记中,不难看到一个炊事员的奋斗历程,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甚至还能看到上至国家下至本村的变化。李基朝说,日记已经写了31年,他还要继续下去,将写日记变成人生中的正能量。

 (范本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