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培训班是教育系统暑期“师风师德”培训的一部分。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在课程安排上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有专家讲座,也有校长论坛、模范引领、新入岗教师集体宣誓和质量提升板块,授课形式新颖、活泼。
专家讲座板块,两位特邀专家: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分别从学校教育的背景和使命、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责任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我们的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给参训学员以深刻的启迪;我县的三位校长石从国、张赐东、杨升,在校长论坛上,倾情分享了各自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心得、经验和感悟,让全体参训人员受益匪浅;而模范引领和质量提升板块更是实事求是,讲述我们身边的教师典型、分析我县当前的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给全体参训学员以深深的震撼;新入岗教师集体庄严的宣誓,为他们步入教学岗位做好了思想准备,也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以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标准和职责要求自我奠定了基础。
在开班仪式上,县教育局长毛光伟指出,我县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三年,实践证明,这种培训非常必要。它不仅是我县教育管理干部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了解教育新形势、交流教育管理新变化、突出教育教学新重点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县加快建设一支理论素养深、专业技能强、管理水平高的专家型、学者型管理干部队伍的主要途径。
毛光伟要求全体教育管理干部,一是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充分认识加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性。目前我县教育管理干部年轻化、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县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中仍存在少数干部教学一线调研不够、官本位思想严重、大局观念不强、自我要求不严的突出问题。二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成长为专家型的教育管理者。把管理干部培训学习当作事业进步的一个新起点,在思考中学习,在实践中锤炼,在奋进中成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形成全县教育和谐发展的整体合力;树立质量意识,抓实学校中心工作;树立人本意识,推进学校规范化管理;树立引领意识,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近三天的培训,全体参训学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培训纪律严明、学习认真。在结业典礼上,毛光伟做了总结讲话,并向全体学员发出了扩大学习培训活动成效,切实达到学以致用、促进科学管理的目的号召。
策划: 吕哲君 左自理 向继明
组稿: 向继华 柯 妮 朱名维 夏绍斌 吴 利

培训现场。

新入岗教师集体宣誓。

县教育局局长毛光伟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李 文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研究院
李文研究员依据自身对数学学科的教研经验,通过对PISA、IMO这两项国际知名赛事考生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对BBC播出的中英教育比较的纪录片的分析,指出我们的教育目前存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均值”较高,但“人”的素养和价值太低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尽管在这些知名国际赛事上,我们中国的考生屡屡获奖,但这些考生后来的发展却不如预期。这种状况产生的最直接结果是,我国的杰出人物太少,创新不足,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非常不利。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除了突显为发展经济服务的功利作用之外,更要强化对人的素养培养、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李文指出,当前国家从方针和政策上已经在着力于推动教育的转变。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部“五个统筹”和“十项措施”的立德树人文件,也搭建起了我国教育立体化育人体系。全国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进教育改革和考试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办?李文研究员通过对北京石景山区教育改革实践的分析,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理念,加强全面统筹、突出整体育人,扎实地推进课程改革,不仅要“改课”,更要超越课改和资源的边界,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学生的立体化发展。在课程创新的同时,也要促进结构创新,强化育人的整体性和持续性,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差异、尊重规律。构建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今日学校教育背景与使命的认识
白宏宽 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
白宏宽校长指出,我们的教育现在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而实施“素质教育”还是实施“应试教育”根本制约因素是国家的社会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目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但“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使得我们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组织机制等还远没有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当今的教育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由“精英教育”转向“全民教育”,由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公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一具体知识。为此,我们的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共识,教学过程由以往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育的责任是培养有独立精神和能力的人。而课程改革则是我们实现素质教育,践行时代使命,体现教育责任的有效途径。
怎样进行课程改革?是教师们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白校长以北京京源学校的课程建设实践为例,详细分析了当前课程建设要依据学校的实际,体现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特点、突出培养目标。在详细解读了北京京源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课程理念后,白校长指出课程实施要遵循三原则,即突出国家课程的主导性和基础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突出特长培养课程的连续性和专业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校长论坛
办有温度的学校
县招生办公室主任 石从国
原实验小学校长石从国通过对几个惨痛的教育案例和童年求学的温暖回忆引发思考,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校长任职经历,提出我们应该办有温度的学校。有温度的学校是什么样的?石从国指出,学校的温度以爱为基础、藏在细节中,在于关注真实的生活、在于民主的精神,在于尊重个性、在于生命。他提出当教育对象无法改变时,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提升自己心灵的温度,用一颗火热的心面对学生。
办有温度的学校,必须有一位有激情的校长,而校长的激情则来自于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热爱、对学习的坚持、对教育的感悟、对职责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格的修炼、对人本的情怀、对工作的创新和对实践的反思。
办有温度的学校,要求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要读懂教育,感知温度;读懂学校,聚集温度;读懂教师,传递温度;读懂学生,感受温度;读懂家长,存储温度。更要经常对自己发起激情三问:我们的学校有温度吗?学校的温度体现在哪里?师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度吗?只有这样,我们的才能做有激情的校长,办有温度的学校,写有故事的人生。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官渡镇中心学校校长 张赐东
张赐东校长从官渡中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安全工作、规范后勤等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实际工作入手,分享了他作为一名校长的工作经验,平易、朴实,可资借鉴。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为均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推进五校合一整体迁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绿化、美化、文化校园。二是加强教学管理,为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障。推动划片招生,促进均衡分班,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定;抓实常规,夯实基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常年开展“比教学”活动;推进课改、提高课堂效率,树立“全员教研,全年教研”观念;突出教育特色,发展师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开拓视野,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三是抓好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要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队伍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推动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始终坚持“一岗双责”,突出重点抓好警示教育。四是强化德育工作,为均衡发展提供机制保障。要弘扬主旋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传播正能量;要推进家校沟通,合力育人;要拧紧“安全弦”,筑牢“防火墙”。五是规范后勤管理,为均衡发展提供后勤保障。要深化校务公开,促进和谐发展;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管理规范;渗透人文关怀,打造温馨家园。

用好四种力量 增强四种意识
抓实学校管理
宝丰镇中心学校校长 杨 升
杨升校长通过自己25年来,由普通教师到教研员到校长的成长经历,分享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干部的感悟。他说,对教育的热爱,激励着他一步步由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成长为一名教育管理干部。而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干部,必须用好四种力量,增强四种意识。
第一是用好“人”的力量,增强服务意识。学校管理离不开人,校长要懂得管理艺术,需要用好“人”的力量,增强服务意识,倾下身来搞服务,走进教师当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要以情动人,用感情来打动人;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以德感人,率先垂范,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二是用好“制度”的力量,增强法制意识。推进依法治校,完善学校的四种制度,即规范性制度、流程性制度、评价性制度和奖惩性制度。以制度约束教师,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关心弱者,又必须让能干事、肯干事、干好事的人得到肯定和尊重。第三是用好战略力量,增强发展意识。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牵头人,必须清楚学校的战略,用发展的眼光、思维对待工作;必须敢于放手,调动全体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集体的力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提升。第四是用好“文化”的力量,增强学校内涵发展意识。他提出,最高明的校长是用文化来管理学校的。作为一名校长,要促进学校形成大家认同的校园文化,既要准确定位学校的目标和校训,也要有超前的办学理念,更要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校风、教风,使校园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总之,一位校长要建好一所学校,就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战略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让老师们向着预定的目标去拼搏,使教师们在工作中、在奋斗中享受幸福,收获快乐,实现价值。

培训心得
课改与质量齐飞 管理伴安全相随
得胜镇中心学校校长 杨大雁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本人切实地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科学安排、精心筹备、纪律严明、获益匪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北京专家的讲座令人茅塞顿开,本地校长的论坛精彩绝伦,道德讲堂催人泪下,质量分析令人反思。局领导尤其是毛局长自始至终亲自参与,近500人的会场寂静无声,纪律严明,良好的如饥似渴的学风给入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真正认识到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们提高业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课改与质量齐飞,管理伴安全相随。通过学习培训、专家讲座,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将学习到的东西用于工作实践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三、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弘扬奉献精神。“三吃”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的主流风气。就是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树立奉献精神,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总之,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素质、工作水平、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要把握住各种学习机会,本着做一名小学生的态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锻造自己,提高自己。
凝聚合力,发挥校长的艺术
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 万 波
为期两天半的教育管理干部班于8月25日落下帷幕,这次集中学习培训的时间虽短,留给我的思考和感悟却是长远的。
专家讲座让我们认清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新形势,明确了教育管理新思路,捋清了教育教学新思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校长论坛上,石从国、张赐东、杨升三位校长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分享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干部的经验和心得,给我以深深的启发,让我对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集中培训落下帷幕,但我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此次培训在拓宽我们视野、丰富知识、更新理念、提升技能的同时,我想,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更要发挥领导的艺术,打造一支有激情、有人文、有目标、有追求的团队。一是要立足岗位,做有“感”校长。作为校长,要有方向感、责任感、约束感、亲和感和进取感。二是要结合实际,做有“心”干部,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干部,我们要有事业心、人文心、敬畏心、包容心和公仆心。三是要脚踏实地,做有“识”之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增强学习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实干意识、增强谋事意识。
校长是一校之魂。作为教育管理干部,我们更应谨行慎思,饱含敬业精神,立足岗位,把握全局,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化解各种矛盾。既要有制度,也要有温度,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质量、齐头并进促提高。
热情与坚持
城关镇林东侨心小学 沈小艳
全县第三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会于8月25日落下帷幕,这次集中培训时间虽短,但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用心感悟专家教授的观点,学其所长,收获颇多,专家们的讲座让我对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位位专家推心置腹的“经验、领导工作心得”交流,精彩的讲座,可谓旁征博引,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自身成长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热情与坚持”。
作为一名青年人,每次参加培训的时候,我都感觉自身的不足太多。也想着去读书、去学习、去改变,可在工作中遇到繁琐的事情时,就会将当时的那股热情抛之脑后。“有一种美丽叫坚持”,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对人生缺乏基本的热情和坚持。“行走,并相信未来,要从一切遭遇中寻找积极的意义”,的确,哪里都有风景,关键是你是否带着看风景的雅兴与心情,如果把教书育人当成人生当中最美的风景,那么就会有“让每一季世界看我时,枝头总有花开。”
面对新的契机与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把握当下,从容前行,做到肩上有担、腹中有墨,争当一名优秀的校级干部,做一个合格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引领者,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编后语:建设一支领导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能干事创业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师生的全面发展。本次教育管理干部集中培训活动准备充分、安排科学、效果明显;参训人员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充分展示了我县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良好素质。
集中培训活动的帷幕已经落下,但学习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正如县教育局长毛光伟所说,全体参训人员要把此次培训作为“加油站、助推器、大舞台、起跑线和总动员”。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把培训会当成全体教育管理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技能的新开始;把培训会作为加强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新契机和新学年教育工作的总动员;更要把培训会作为新入岗教师接受岗前教育和新老传承的起跑点。使培训效果最大化,把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播散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内化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真正的安业、敬业、乐业,把教育当作一项快乐的事业,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有活力、有激情、有生命的学校。 (柯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