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一种严重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儿童疾病,患儿一旦患病而家长又没有及时发现,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半年前,张女士(化名)带着患有脑瘫的儿子小斌(化名)来到太和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就诊,在王大斌教授和赵峰主任的精心诊治下,经过四个半月的正规康复治疗,孩子终于过上了基本正常的生活。
到了两岁,仍不能正常行走
2岁的小斌家住陕西省旬阳县。1年前,张女士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不同。都听老一辈说:“七坐、八爬、九出牙、一岁要会走”,跟他一样大的孩子都已经能正常坐立、攀爬了,而小斌却还什么都不会。
刚开始,张女士也很着急,上网咨询过病情,也有朋友告诉她可能是发育晚,让她不要担心,再观察看看。平日张女士和丈夫的工作也比较忙,自然也没有把这些太放在心上。但到了小彬(化名)快一岁半的时候,不正常的症状越来越多,孩子不但不会爬,而且根本坐不住,坐十分钟就要躺下或让其趴着休息。
这下可急坏了张女士和丈夫,他们赶忙带着小彬来到太和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救治,中心在对小彬进行系统检查后,确诊患儿为“脑瘫(痉挛性双瘫)”。这是一种以严重下肢肢体活动障碍为主的脑瘫,也是一种最常见的脑瘫类型。一听孩子患了脑瘫,张女士泣不成声,她哭着告诉医生无论如何也要将娃娃的病治好。
个体化治疗、多元化康复训练帮助孩子重获新生
小彬被送到太和医院的时候,全身都趴在病床上,坐不住也立不起来。康复中心通过团队评估帮其制订了一套完整且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除了传统的PT康复训练,康复中心还通过运动评估、站立训练、步态纠正同时结合针灸、电疗等手段,帮助小彬逐步恢复独坐、独站和行走。
“儿童康复不同于成人康复,依从性差、协作程度低,同时还需要有一定教育功能。在加上小彬发现时间较晚,因此治疗难度更大。为此,中心治疗师除了通过极具儿童特色的康复训练,还通过特殊教育提高患儿训练积极性,由被动到主动,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通过家长培训延伸康复治疗时间,将运动治疗和智能训练相结合,将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相结合,将医院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从而多方面得到有效地康复和发展。”赵峰说。
经过4个半月的精心治疗,现在小彬已经完全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行走了。“以前小彬连走都不会,现在已经可以从三堰客运站走到太和医院了,我们全家都十分开心。”张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
针对脑瘫儿童需早干预、早治疗
据悉,太和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帮助多名患儿解除疾病的痛苦,现每月有五六十名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儿童康复中心专门为先天性因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导致的各种儿童发育落后、各种发育行为障碍疾病的患儿服务。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鄂西北地区,目前6岁以下的脑瘫儿童估计至少有4000至6000人,而脑瘫如果早期发现,特别是一岁以前早期治疗,五分之一患儿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另外大部分患儿通过正规的康复治疗,融入社会,参加正常的生活、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脑瘫是一个综合病症,不但表现为运动障碍,还可合并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甚至还多合并癫痫、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儿科常见问题,因此必须全方位、多层面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脑瘫明显不同于肺炎、腹泻等儿童常见病,单纯的打针、吃药效果作用很小,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专业、系统和综合的康复治疗。”赵峰最后总结:“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的关键,科学、规范、专业的康复团队是保障,而帮助他们正常生活早日康复,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与信念。”
(见习记者 戴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