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09月2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击病魔二十载 人生无悔红烛情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4日  查看次数:次  
  现年50岁的刘其贵,是柳林乡公祖小学的一位普通教师。因患重症肌无力,行走,成了他面临的最大障碍,别人走1分钟的路程,他需要6分钟,但他却以这样的速度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坚守了近30年。
倾注教育一腔情
  “教书我很乐意、很喜欢,教好书,是我的追求。”刘其贵说,正是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火热梦想,1986年,他参加招考,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
  “我的家和学校在相对的两座山。”刘其贵说,每天上班,他要先走十几里的山路下山,再走十几里地山路上山,常常走得口干舌燥、双腿酸软。当地人形象的形容刘其贵的这种状况是“望到屋,走着哭”。但对梦想的坚持,让他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
  二十年前,刘其贵开始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因为工资比较少,加上他担任单人独班教学任务,一个学校就他一位教师。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刘其贵只能忍着。
  2002年,刘其贵病情加重,经太和医院诊治,被确诊为轻中度肌无力。若任由病情发展,很可能瘫痪。但他仍每天坚持蹒跚着按时到校为学生上课。
爱生如子见真情
  尽管身体有病,但刘其贵却积极乐观的对待学生和工作。2004年,全县学校布局调整,随教学点学生一起进入公祖小学的刘其贵,积极主动的自学,提升教育教学技能。除担任多年级的语文、数学、科学的教学任务以外,还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
  “刘其贵从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病人。”校长叶青说,刘其贵对工作积极、对学生热心,他与学生相处的非常好,他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把他视作亲生父母一般。
  山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班上的学生程芳,因为经常患病,性格内向、胆小谨慎。刘其贵总给予她更多的照顾。“她父母离我们学校有20多里,我们不得不又当老师、又当父母。”刘其贵笑言。为让程芳乐观、开朗起来,刘其贵总是把目光更多的停留在她身上,课余陪她聊天、和她一起玩、照顾她的生活。看到程芳脸上一天多似一天的笑容,刘其贵感到非常的充实。
  为了把更多的快乐带给学生,尽管行动不便,只要有机会,刘其贵总会参与到一些运动幅度不是很大的活动中,与学生们一起玩、一起笑,把温暖和感动带给学生。
矢志不渝红烛情
  刘其贵老师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交给了学生,却把整个家庭抛给了身体单薄的妻子。
  2005年,刘启贵妻子和孩子同时生病住院,正赶上学校普九验收和学生期中考试,为了不耽误工作,刘启贵没有请假,只请了一位亲戚去照料妻儿,这件事情,成了刘启贵心里的疙瘩,至今想起来仍觉得亏欠家人。
  尽管满怀愧疚,但刘启贵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却得到了家人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包容。“我不能让好多孩子学我一样,不识字。”妻子吴荣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刘启贵都没有放弃教书的想法,作为家人,她支持刘启贵的工作。
  如今,年过半百的刘其贵老师,头发已经花白,但他对教育的初心不改。他说:“虽然我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但是只要我还能在三尺讲台站一天,我就会一直站下去。”
                           (向继明  柯  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