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柯友东把练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平时他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他先后多次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参加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2014年市英语学科教学比武,柯友东不辞辛劳赴郧县一中参加比赛,比赛之余谈及参赛选手,发现自己是参加此次讲课年龄最大的老师,不少评委是他当年的大学同学。
2013年,全县各学校启动新课程改革,竹山一中在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同时顺势提出建设“生态绿色高效课堂”。如何创建“生态绿色高效课堂”,课堂怎样改才算成功,是摆在一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同年10月、12月,一中教师们先后奔赴郧西一中、竹溪一中取经学习。学习返校后,以柯友东为代表的英语备课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即启动了新课堂模式的探索。他们结合学校实际,集思广益,围绕“自主、互助”课堂的构建,尝试总结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师生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绿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生态绿色高效课堂”先决条件是组建学习小组,解决好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问题就要打通自主学习的通道,编制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是实现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关键。在柯友东的带领下,英语组教师2014年上学年利用休息时间编完整学年需要用的导学案,原以为可以轻松一下,谁知形势发生变化,湖北省2013级高中生不再是湖北省自主命题,使用全国卷。这意味着英语组刚刚起步尚未成熟的学案编写必须再经历变革的阵痛。2014年下学期,柯友东带领英语组迅速着手收集新题型,研究其命题思想,归纳其解题思路。利用休息时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重新形成了新的学案模板,并在短时间内完善了新题型的考试模式及网上阅卷变化。
有了学案这个载体,“小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才得以进行。学生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研究教材、尝试解决问题、获得自己的体验,最终实现小组讨论,展示提升,反馈拓展的目标。
课堂中,柯友东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做到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他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
付出了总有回报,近几年来,柯友东先后被评为“市高中英语学科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篇文章在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等报刊杂志发表,英语周报还聘请他为特约编辑。
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柯友东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要讲敬业和奉献。正是这样,他始终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
(朱名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