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0月1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俯首甘为孺子牛 坚守后勤十六春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0日  查看次数:次  
  在大庙乡桂坪小学,有一位“孺子牛”般的教师,从教35年,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勤勉节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如何爱校如家。他就是现年58岁的后勤岗教师刘伦文。
  从不请假的老教师
  “从不请假”是大庙乡桂坪小学的教师们对刘伦文一致的评价。说起不请假的缘由,刘论文说,他母亲过世的时候,他回去奔丧,请同事代了三天班,而代班的教师不熟悉他的工作内容,耽误了学生就餐,导致学生不能按时吃饭。这件事让刘伦文至今满怀愧疚。
 “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从那以后,刘伦文再也没因私事请过一天假。即便是被农村最为看重的盖房子和搬家,他也把亲朋好友丢在家里,正常到学校上班。
  “刘伦文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人,对工作他非常认真。”桂坪小学校长如此评价刘伦文。
  爱校如家的锅炉工
  在学校里,刘伦文的主要工作是烧锅炉和帮厨,干的都是一些师生看不见的琐事。和其他从事后勤工作的教师不一样,16年前,老刘是经过全校教师的一致推荐,从一线教师转岗到后勤的。有人说后勤岗位寂寞,教师们大多不愿意转岗到后勤,但刘伦文不仅欣然接受了委托,而且把工作干的有声有色。
    “莫看烧锅炉这件事很简单,但是什么时候烧大煤砣,什么时候烧煤灰都有讲究。”刘伦文在烧锅炉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他把每天要烧的煤,分为煤灰、小煤块、大煤砣三类,不同的时间上不同的煤,不仅保证了锅炉正常的供气、供水,还保证了能源的充分利用,节约了成本。其他学校同样的一车煤一年都烧不到,但刘伦文能保证一车煤烧一年零两个月。
  勤俭节约的勤杂工
  刘伦文说干后勤就像持家,为此他总是以校为家,细心维护和使用学校里的每一样设施。在帮厨的过程中,他发现蒸饭箱、煮粥锅等容器都是铝制品,而锅铲、勺子等都是铁制品。
  “用铁器在铝制设备上操作,不仅有划痕,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刘伦文说,他想到制作木质工具,来延长后勤设备的使用寿命。他就地取材,为学校制作了刷子、木铲、搅面叉等大小工具30余件。他为煮粥锅专门制作的木铲子,长1.7米,被教师们形象的称为“月牙铲”。在他的精心养护下,其他学校的厨房设施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桂坪小学的这些设备,用了近十年,依旧完好如初。
  刘伦文说过日子就是要“俭”,大到锅炉、切丝切片机维护,小到米袋子的积攒,他都尽心尽力的节省每一分钱。闲不住的他,还主动包揽下学校里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为此,他准备了一全套的修理工具。平日,学校里水龙头坏了、床架子松了、水管子冻住了等,只要刘伦文遇见了,不管多难、多脏,他都会主动的修理。
  刘伦文处处节俭,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把便捷、舒适留给师生,像一颗勤勉的螺丝钉。据粗略估算,从事后勤工作16年来,刘伦文已经累计为桂坪小学节省了经费十余万元。但刘伦文说,他只是尽心尽责做好了自己分内的工作。(向继明   柯 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