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0月15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兵安村:乡村旅游助群众脱贫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5日  查看次数:次  
  本报讯 “‘十一’这段时间可把人忙坏了,每天接待七八桌……”10月12日,麻家渡镇总兵安村农家乐业主肖同林对笔者说。
  近年来,总兵安村按照“绿、净、齐、富、厚、和”六字标准,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相结合,着力打造“山青水绿、人善村美”的仁里村庄,旅游业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
  以生态建设为载体,筑牢绿色根基。绿色是美丽乡村的底色,在美丽乡村建设前,麻家渡镇就邀请浙江景观设计院对整个村庄进行生态规划,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生态景观河堤,探索“产业托管”、“土地股份合作”、“市场合作共赢”和“联动共建”模式,发展茶叶500亩,苗木521亩,猕猴桃1000亩,建设生态公园5000平方米,整个村庄实现绿色全覆盖。
  以美丽乡村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依托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借助北京对口支援美丽乡村建设、企业捐助、人口计生项目,先后建成了龙头山、慈恩岭两大景区和福山、怡园等10余个景点;依托茶叶、苗圃、猕猴桃三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依托土特产、农家菜等绿色无公害食品,先后开办8家农家乐。
  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弘扬核心价值。通过开展十星创评,开办道德讲堂,倡导六德六美,村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建垃圾池、配垃圾箱、聘保洁员,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通过开展文明志愿者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助力精准扶贫。随着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多,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情不断高涨。2014年以来,在政策的奖励和支持下,村民罗拥军等人自筹资金,先后开办了8家农家乐,月均实现收入30000元;张勇等人开办3家景区便利店,月均实现收入6000元;施庆明等人发展水上游乐项目,月均实现收入5000元;20余人通过销售土特产品、服务旅游产业实现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在旅游产业的拉动下,茶叶、苗木、猕猴桃产业逐渐打开市场,常年在产业园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施银庆等80余人2014年园区打工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2014年施庆斌、罗勇等49户已成功脱贫。
  外修生态美乡村,内修人文强精神。如今,总兵安村已成为游客生态观光、婚纱摄影、休闲垂钓的好去处。(余秀意 操 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