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0月17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里的谣言你信了多少?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紧急通知,如有人上门推销香皂,千万别闻,一闻就会倒下,坏人趁机就会把你家里的贵重物品拿走,我县已有一个小区的居民受骗了。”近日,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几乎被这样一则传言刷屏。此消息一出,引起不少市民担惊受怕,随后县公安局进行了辟谣,称未接到过这类报警,并从医疗卫生常识方面进行了科学解释。
作为微信的一大亮点,朋友圈对于不少用户来说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享生活点滴自然值得提倡,但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健康养生、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谣言让用户们难分真假,摸不着头绪,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微信谣言,我们普罗大众应该如何加以甄别?是以讹传讹还是坚决抵制?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刷爆朋友圈的7大谣言
谣言1:
买牙膏要看底部颜色条。牙膏底部的不同颜色代表了牙膏的不同成分,绿色和蓝色天然成分多,而黑色的基本为纯化学制品。
真相:牙膏尾部颜色标注的用途,在于牙膏灌装封尾时的定位与识别,一般会选择在软管上已有的、与底色区别明显的、易于设备感应到的色彩,与成分无关系,牙膏成分没有纯天然、纯化学之分,只要符合牙膏的用料范围即可。

谣言2:
指甲上“月牙”是健康晴雨表。手指甲上的月牙反映了身体健康程度,月牙越大,身体越健康。
真相:“月牙”只是指甲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现象,虽然身体的某些变化可能改变“月牙”大小,但用“月牙”的数量和大小来评判是否健康并不正确,一个人的月牙数偶尔会多一个或少一个,只是身体新陈代谢的正常变动使得指甲的生长速度有所变化而已,不用紧张。

谣言3:
手机和WIFI辐射致癌。网上流传手机和WIFI影响健康,甚至传丹麦中学做实验证明:放在普通房间的种子可以正常生长,而放在有WIFI环境中的种子则变成了褐色,有的甚至死亡。
真相:专家称,WIFI的功率并不大,穿墙后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是正规生产的无线路由器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实验显示:手机处于电话接通时辐射值最高,为4.0毫高斯,减去环境辐射值后基本为0,只要辐射强度不超过833.3毫高斯,都是安全的。

谣言4:
宿便是健康杀手。“宿便是健康杀手,排宿便更健康”、“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还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让身体变形。
真相:“宿便”并非一个医学概念,而是被商家创造出来的概念。有人腰围增大,成“将军肚”或“啤酒肚”,主要是脂肪堆积在腹部所致,和宿便没有关系,靠“排宿便”减肥更是不可能的。

谣言5:
酸性体质能致病。人体体液PH值处于7.35-7.45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体液PH值都在7.35以下,这就是酸性体质。生病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
真相:“酸性体质”是伪概念。专家解释,在医学临床和医学研究中不存在所谓酸碱体质,在临床实践中,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谣言6:
西瓜又红又甜是因为打了针。
有传言称,西瓜又红又甜是因为商贩注射了胭脂红和甜蜜素,打过针的西瓜瓜瓤鲜红,汁液丰富,但是没有西瓜味。添加剂还会破坏肝脏、肾脏,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真相:西瓜被打针后,西瓜瓤的细胞被破坏,细胞质溢出氧化,很多会变质,打针针孔也会腐烂,而不能长好,所谓的打针痕迹都是自然形成的,不影响食用。

谣言7:
超市小票摸多了致癌。传言称,超市小票中含有双酚A,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影响人的生殖系统,甚至致癌。
真相:虽然购物小票中有双酚A,但含量很低,迁移到人体的量微乎其微,以收银员为例,每天接触小票10小时,对双酚A的摄入量比允许摄入量低42倍。因此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不会影响健康,更不会致癌。




怎样识别谣言
(1)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网民只有掌握更多基本的政治知识,才能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政治判断。因此,广大网民要提高自身的媒介认知力、信息鉴别力,使网络谣言失去生存空间。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理直气壮地与网络谣言作斗争。
(2)先搜官方信息,不贸然转发。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圈子里,可以先上网搜索官方信息,以辨别真伪,不要贸然转发,以避免自己成为谣言的“扩音器”,比如在竹山,“今日竹山”就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官方微信;在转发之前,要想一想会不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的侵犯。
(3)以偏概全,通过断章取义和暗示来博眼球的信息就要警惕了。
(4)有无迷信或利用宗教的内容。



造谣传谣违法
微信上的谣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特定公民个人的谣言;另一种是影响社会秩序的谣言。
在微信等网络工具中实施编造、传播虚假事实以实现侮辱、诽谤他人目的的行为,首先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如果行为较为严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微信谣言的另一种情况是影响社会秩序的谣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015年11月1日起将施行的刑法新九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