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0月17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实履职正警风 扎实尽责铸警魂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今年来,县公安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和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公安机关扎实有效推进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的高潮,形成以副县长、公安局长张宝林负总责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头抓,专班跟进协调抓,各警种、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民警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广泛动员抓好宣教
  6月18日,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相继召开公安机关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的视频电话会议后,副县长、公安局长张宝林就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作动员讲话。他要求局党委班子成员对分管单位业务工作或队伍管理要切实承担相关责任,做到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担责,层层压实党委责任。会后局党委两次召开班子办公会研究部署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制定了《竹山县公安局“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竹山县公安局“履职尽责”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要求落实工作措施,多方征求意见,明确查纠责任,深刻剖析整改。
  与此同时,该局严格要求全警在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抓好学习、统一认识、做好笔记、写好心得;切实把督促检查工作与“守纪律、讲规矩”、“三严三实”、评优争先等争创活动、民警廉政公开承诺活动以及全县“四大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在局内网网页建立了履职尽责督促检查专栏,借助网上公安、微信群、QQ群等载体,实时发布活动情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召开局党委会、中层干部会、全警视频会,对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学习传达县委、县政府及市公安局会议、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履职尽责成为每位民警的自觉行动;召开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督查员、特邀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督查员、特邀监督员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诚恳接受社会各界代表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和批评;采取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走访企事业单位、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诚心诚意开门纳谏,找问题、抓整改,强化作风建设,虚心向各界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对照“履职尽责问题清单”和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求,逐一分解责任,把各项任务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位领导、每位民警,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
扎实自查,深刻剖析落实整改
  针对自查出来的问题,该局要求各单位结合“一岗双责”提出的整改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了整改的具体措施和责任主体,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布,作出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监督。经认真分析研判,综合梳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该局确定了需要整改的问题:一是要解决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等“四难”现象,切实抓好办证窗口的建设,认真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灵活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牢固树立良好的警风和公安队伍的新形象。二是要解决一些单位和少数民警对活动认识不高,理解不透,对纪律作风方面的规定边整边犯的问题。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公安机关“三项纪律”、“八个一律”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一个样。三是要解决部分民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性不高,认识落后,工作凭经验等问题。认真组织民警开展网上学法、积极参加上级培训和“训、比、考”活动,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四是彻底解决极个别民警接处警工作不规范、不及时的问题。7月5日,县公安局领导班子,在提前不打招呼的情况下,采取模拟报警等方式,对全县部分派出所假日值班备勤、接处警情况进行了抽查。副县长、公安局长张宝林要求各单位从接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抓起,彻底解决对待人民群众态度冷漠的问题;从接出警速度上抓起,解决出警慢、接处警不规范的问题;从办案的效率上抓起,解决案件不能及时办结的问题。五是加大经济犯罪案件侦破力度,加强经侦基层基础工作,延伸工作触角,创新侦查办案模式。加强与派出所、刑侦、治安、网监等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及行政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的日常联系,建立完善情报会商制度及信息共享机制,全力拓展案源,增强进攻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各派出所和局直单位在整改阶段,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五定”,即定单位、定责任、定期限、定领导、定专人的方法,列出整改清单进行整改,并按照要求逐项建立制度,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紧扣问题,全面走访回应民声
  在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阶段开始后,该局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了《竹山县公安局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承诺书》,并制定了《竹山县公安局接受履职尽责监督检查工作任务及考评细则》、《关于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文件,要求社区民警对辖区群众家庭基本情况知晓率95%以上,要求局直各单位和派出所立足本职,对服务对象、企业、单位、“两代表一委员”、案件当事人、报警人走访、回访、征求意见率达100%;要求全局民警端正走访态度,切实将发现问题、密切群众、解决问题贯穿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始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营造氛围,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配合和监督。各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类,对能及时解决或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限时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列出整改计划,逐步创造条件解决,涉及政策性的问题作出了书面说明。针对履职尽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110接处警、治安、刑侦、经侦、交管、出入境、监管、消防等重点警种要针对督促检查内容中列举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对号入座,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治理。督察、法制部门要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执法三整治三规范”专项整改活动和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纪委监督部门跟踪监督整治活动,督促各单位真查、真治、真改,确保专项治理得民心、见实效。同时,全体民警按照进企业、进社区、进警营、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的“六进”要求,走访群众,认真回收由受访人填写的《征求意见表》,及时上报梳理问题和意见。对所有报过警、报过案、接受过处理的当事人进行回访,并认真填写《案件回访登记表》;对110接处警、受立案或正在办理的各类案件进展情况或结果及时回告案(事)件当事人,并填好《回告登记表》。截至目前,该局共发放走访调查表2000余份,设立了意见征集箱21个,公布举报电话,召开了座谈会、恳谈会32场次,征求意见和建议19条,走访服务对象500余人,走访企业24余家。
四大行动,努力打造平安竹山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县公安局以“四大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载体的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将该局履职尽责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民有所呼,警有所动。在7月份,县公安局开展了“四大安全”专项整治暨夏季严打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防事故、保安全”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和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严打违法滋事社会闲散人员、严打暴力犯罪、严打多发性侵财犯罪,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突出问题。全县公安机关集中优势警力,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坚持重拳出击,紧紧抓住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5·12”、“8·19”等系列专项打击活动,取得了“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人、挖一伙”的规模效应,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这次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县公安重点对一些被老百姓称为“小混混”、“小痞子”的社会闲散人员加大深挖力度,扩大打击战果。5月12日、13日晚,我县相继发生两起蒙面入室抢劫绿松石案,案情重大,性质恶劣。案发后,县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民警开展侦查,全体参战民警克服各种困难,广泛摸排,认真走访,攻坚克难,准确研判,日夜奋战,经过二十天的艰苦侦查,一举打掉两个抢劫团伙,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成功侦破案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在严打过程中,县公安局紧盯涉及绿松石矿山的抢劫、寻衅滋事案件,快处警、快破案、快打击,坚持发现一起,从严从快打击处理一起;紧盯杀人、伤害、寻衅滋事、抢劫及妨害公务等暴力犯罪,坚持露头就打、一打到底;紧盯多发性侵财犯罪。围绕群众关注的盗窃、诈骗、抢劫,以及非法集资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以“打团伙、打流窜、打系列”为主攻方向,适时开展专项行动,加大追赃追逃力度,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挽回损失。特别是7、8月间大庙乡男子陈某伙同李某,在得胜、大庙、擂鼓等乡镇12个村入室盗窃30多家农户,成功作案14起,涉案金额5万余元。盗窃物品大到冰箱、摩托车、洗衣机,小至皮鞋、茶叶、油菜籽,其行为在当地造成极坏影响。8月29日,在县公安局和得胜派出所民警的精心部署下将嫌疑人陈某、李某成功抓获,一个震惊山乡的系列盗窃大案就此告破。所盗物品80%成功追回,返还失主。5月24日,多警种联动,集中优势兵力,果断出击,在溢水成功捣毁一个特大赌博窝点,现场抓获35名涉赌嫌疑人。
通过扎实开展履职尽责活动,全局民警队伍宗旨意识、执法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纪律作风得到明显改观,整体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队伍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向继华  沈正军)


110与您携手共创平安。



发还被盗物品。



家门口的“流动车管所”。



巡逻保民安。



主动上门为特殊人群办理证件。



专题安排部署整改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