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发展……作为全国重点贫困县,我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虽然艰辛,却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教育由内到外的大变化、大提升。
合力攻坚改面貌
我县坚持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列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教育统筹发展思路,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均向教育倾斜,保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把改变城乡学校面貌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12年,在全县财政收入紧张,又没有外援的艰难处境下,毅然作出投资3亿元整体迁建竹山一中,解决制约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显示了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改变城乡教育面貌的决心。
保证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一直是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坚定决心。建立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县直各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联系学校制度,定期加强对教育的督导和调研;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教育的发展与县直各部门工作挂钩,规范对教育项目的立项、审批,强化对教育工作的监管;完善了教育工作的层级负责制,县直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积极主动依法履行职责。形成了政府强力主导、部门充分履责、乡镇积极配合、学校主动作为,上下齐抓共管教育的工作局面。
内挖潜力提质量
今年,我县高考继去年第三名,跃居到全市综合考评第一名,再次成为全县人民关注的焦点。
一是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核心意识。将教师的选聘、评优、晋级等与教学质量挂钩,打消教师“吃大锅饭”的意识,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二是规范教育管理。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制定各类教育管理条例和制度,推进教育管理规范有序。连续三年,坚持定期开展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强化了教育管理干部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意识。三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扭转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向课堂要效益、向课改要质量。各学校根据实际,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茂化中学的“生本课堂”、潘口中学的“135”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宝丰镇的“10+35”模式、溢水镇的“导学案”等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精彩纷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促进了教师的职业提升。四是加强动态过程管理。在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办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动态监测。定期开展全面教学视导活动,实现常态化教学检查,及时收集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加强教学研讨和交流。同时积极倡导实施“师生同考”,促进教师准确把握教材,提升专业素养,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五是强化教师的交流、学习。以打造研究性教师和学科名师为目标,推进“课内比教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常态化;深化城乡教师交流,积极参加和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常态化师风师德教育工作,促进了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深化发展激活力
“义务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我县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基本的目标。近来年,我县把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由“学好”向“好学”、“乐学”的目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德育先行和特色教育,推进“一校一品”,以点带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百花齐放。
茂华中学以“生本教育特色课堂”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开设各类特长班和兴趣活动小组,并把每周三下午用来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兴趣提升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激扬个性。
张振武小学以挖掘振武精神为抓手,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抓实经典名篇诵读。要求学生每天以班为单位,在上下学时段的20分钟时间内分班诵读,并且每周三大课间时间进行全校诵读。做实校园文化建设。每个功能处室和班级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风采角,从文化长廊到教学楼,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倡导“与书同行”的思想,先后出版了《星耀振武》、《快乐童年》、《教海拾贝》等校本教材。
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建设足球学校。让小小的足球,带动师生的梦想。每班选拔一批有足球特长的学生组成班级足球队,每周定期开展足球训练和校内联赛,每年举办一到两次足球知识趣味活动,让足球文化深入师生的心中,激发师生的热情,并以此带动学校其他体育和文艺等活动的蓬勃开展。2014年以来,该校青少年足球队分别代表县、市赴十堰、武汉等地竞赛,均获得好成绩。
楼台乡沧浪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发挥农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强的特点,选拔熊彩宝等有科技发明爱好和特长的教师,以理、化、生等课程为基础,成立各类科技发明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发明和创新活动。近年来,该校先后有8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发明实践,“书写纸”、“方便鞋”、“保温饭盒”等发明脱颖而出,44项发明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11年,该校被授予“竹山县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
麻家渡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利用“十星文化”发源地的优越条件,充分发掘身边的“十星文化”,深入开展以“十星级学生、十星级班集体、十星级教师、十星级党员”等为内容的系列争创活动,细化各类“星级”评定标准,并定期开展校内外的评星、争星、创星、赞星等活动,用“星级”来加强对学生的示范和引导,使素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地,宝丰、麻家渡、擂鼓等乡镇学校开展的“五小艺人”培植活动,既发扬和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强化了对学生的艺术熏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绿色文明校园”、“快乐大课间”……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已成为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带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享均衡教育发展成果,让城乡的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同快乐地健康成长。
如今,义务教育均衡已成为我县教育发展实实在在的成果,从偏远教学点到县城各学校,我们实现了“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高、教育质量一样好、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目标。
策划:张 勇
文/图:向继明 朱春耕 柯 妮
张国强 陆宏军

学校运动场。

全覆盖的“班班通”工程。

学校录播室。

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足球队足球训练课。

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足球队获得的荣誉。

学生体型训练。

熊彩宝老师(左)发明的“带有护套的鞋子”获得国家专利。

教研课题获国家一等奖。

“特色班级文化墙”风采角。

“十星级学生”评选。

特色教育声乐班。

特色教育书法班。


我县2015年高考获全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