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0月2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详解脑卒中防治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  查看次数:次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武当基层脑血管防治培训班(竹溪)活动中,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病区主任秦碧勇以《卒中防治,刻不容缓》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健康知识讲授,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好评。
他详细介绍了脑卒中危害性,以及相较于国外,中国脑卒中诊治存在的不足之处。他认为,提升我国脑卒中防治水平,尤其是提高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率,重点在基层县级医院及卫生院,必须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脑卒中急救意识,向大众宣教早期脑卒中快速识别方法及急救原则。
脑卒中又叫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目前,我国的脑卒中患者有700万人以上,每年的新发病人数达到了250万(包括既往卒中患者的复发),每年有超过150万的患者死于脑卒中,平均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脑卒中而死亡。当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秦碧勇主任介绍,脑卒中患病特点有“五高”,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高,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率低,据统计资料显示不到2%,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受溶栓时间窗(4.5小时以内)的限制,多数患者都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仅有16%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而这其中仅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导致我国急性脑梗死有效救治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众对中风的认识不足,不能及时发现中风征兆;2、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太晚,错过了溶栓时间窗;3、基层医院不具备溶栓治疗的知识与条件。
秦碧勇主任提醒,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及老百姓都要熟悉掌握脑卒中的症状和脑卒中防治的相关知识,掌握简易的“Fast”法则,学会快速识别脑卒中。
“f”代表face(脸),如果发现面部不对称,要反复做微笑动作,看一侧口角是否下垂和面部肌肉运动是否一致;
“a”代表arm(胳膊),如果发现两侧肢体力量不一致时,平举双上肢5秒以上,看是否出现一肢体无力下垂;
“s”代表speech(言语),如果出现了口齿不清时,要反复说话或朗读,观察流利程度;
“t”代表time(时间),如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提示有脑卒中的可能,要在第一时间内到医院就诊。
秦碧勇主任强调,一旦不幸发生脑卒中,时间就是大脑,尽早溶栓,更多获益。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一定要尽早送到有溶栓经验的卒中中心,由卒中专家决定是否适合溶栓治疗,以免导致偏瘫、失语、痴呆甚至死亡等严重情况发生。
会上,来自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团队郑重承诺,该科将学习北京、上海等先进医疗城市的先进经验,将对基层医院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给予信息化时代同步指导,以期真正提高基层临床医生脑卒中诊治水平,提高中国溶栓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