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真心体察民情,用爱心化解僵局,用全心帮村民发展产业,托起村民致富梦;他30年如一日,甘守清贫,坚守清廉,把百姓的心声传达给了上级,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他就是潘口乡主任科员张远彬。
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乡镇干部责任重,事务多,有人早就“跳槽”了,张远彬一直没有“挪过窝”,他先后担任过潘口乡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委员、党委副书记等职。他说,农村工作需要人,我愿为农村经济发展尽份力。几十年来,不管是在领导岗位上,还是在现在的主任科员岗位上,他始终扎根农村、心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这几年,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是第一大任务,张远彬主动到基础差的潘口河村驻点主抓。为了办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张远彬和村民同吃同住,及时指导,连星期天也不回家休息,使该村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刘家台子和秦家院两个自然村126户农民房屋环境整治、穿衣戴帽工程,新修通村入院水泥路8.1公里,折除路边猪圈厕所31处,危房18间,维修靓化房屋93户,全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村民高兴地说,现在潘口河道路整修一新,家家住上楼房,村里有了休闲广场,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动真情破解移民搬迁难
潘口乡近几年的发展,离不开几件大事:潘口电站建设、工业园建设、一中迁建、征地拆迁、高速路建设……这也使得潘口乡成为全县的移民大乡。移民,不是简单的数学算式,而是一本情感账,祖屋难弃、故土难舍,群众不愿意,干部不忍心。
2012年11月,张远彬负责小漩村杨家湾17户移民,他带领包保干部一户一户宣传,一个一个说服。白天移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时,他就帮着干活,抽空讲解政策;晚上他深入到移民家中,算长远发展账。
杨家湾村民张远全是张远彬的堂兄弟,因为在新一中征地拆迁中,对于违建房的补偿标准不满意而拒绝搬迁,经常是把张远彬当成仇人一样,见面就开口骂,到门口就用扫帚赶。张远彬和其他干部苦口婆心给他讲政策,找不到人就在他家门口蹲点。有次几个小时见不到人,冻得发抖的张远彬就在附近山上捡树枝树叶烧火烤,悄悄回家的张远全看着冻得发抖的张远彬,倔犟的心被感动了,在移民搬迁协议书上签了名字。最终原定一个月完成的工作任务,张远彬用了17天。
“移民工作需要耐心,宁让群众骂一阵子,决不能怨咱一辈子,”张远彬说。如今几项工程建成,移民们也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仇人变成亲人。张远全在听说我们来访时,主动要求与我们对话:“张书记是我的堂兄弟,之前,我对他的工作不支持,甚至因为本家人关系带头干扰。现在一中建好了,看到娃子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也出了力,我高兴!是我们委屈了他,他做这个工作真的不容易!”
廉洁从政当表率
乡镇干部官不大,但岗位上都有一定权力。张远彬不管什么时候,始终都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坚持公平、公开、透明,做事清正廉洁,不打个人小算盘。
在分管移民时,有熟人找到他,想在赔偿实物上松动一下,并邀请他在城区赴宴,他谢绝了,他说,政策是公开的,我不能为一个人坏了规矩,影响大移民工作。在工作安排上,他从不讲价钱,领导安排的工作,他主动担当,不管难啃的移民还是驻村领办工作,他都全心投入,认真谋划,创造性地完成。潘口乡干部评价说,张远彬是乡镇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不仅有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强烈的责任感,还有着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值得大家学习。
(章素生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