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1月12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情服务为民生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2日  查看次数:次  
       “没想到放假还能找到人办事、还办理得这么快!”一句话道出了大学生张丽“十一”长假期间,来县民政局办理大学生贫困证明时的真实感受,这也是该局加强履职尽责、落实问题整改、实施便民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针对前期查找出的问题,该局坚持“记账、挂账、销账”的原则,采取问题倒逼、时间倒计、责任倒查的办法,拉单列表,建立问题“一本账”,逐一整改落实。“救助站双休无人值班,遇流浪、乞讨人员需救助,公安接警后,收容人员无归宿。”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该局先后投入23万余元对县救助站现有房屋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10张床位,配置了电脑、电视、洗衣机等基本办公设备和生活设施,购置灭火器6个,应急照明灯2盏,安全疏散通道指引标识5个,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投入8000余元,在车站、超市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建立10个救助引导牌,加大救助宣传,温馨引导流浪人员。同时该局组织救助站3名干部职工赴市局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安排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巡查,及时发现、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确保流浪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民政部门最重要的一项职能。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制度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到位和部分干部群众认识偏差等原因,我县社会救助尤其是城乡低保工作“人情保”、“关系保”、“错保”等问题较为突出。在今年的加强履职尽责接受督促检查活动中,该局将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作为全局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截止目前,全县共取消城乡低保对象9777户19665人,减幅达到40%以上,“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得到解决。经过调查、评议、公示,全县重新纳入城乡低保24221户27628人,重度残疾和重病患者困难家庭成为重点救助对象。从7月1日起,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400元/月和2280元/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集中供养对象4200元/年、分散供养对象3000元/年。同时,该局还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细化救助种类,提高救助额度,拓宽救助范围,确保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及时、便捷的救助。截止10月底,该局共为全县近6万余名低保、五保、孤儿、优抚等民政对象发放各类惠民资金1亿元,有效的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一次性告知不全面,需提交材料的相关要求不具体、不明确,群众为准备材料跑冤枉路”问题,该局立即开展全面的自查整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对群众咨询、求助说“不”,这是该局要求服务大厅每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目的就是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熟知各级各类民生政策,以便更好、更准确地为上门咨询、求助的群众解释政策。“我姥姥前几天突然心脏病去世,生前的住院医药费还能报销吗?”“我叔叔患有精神病能不能申请低保?”“我家的房屋下雨倒塌,有没有相关的补助?”类似的咨询,每天都有几十起,对每一名上门咨询的群众,工作人员总是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多问几个“您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者热情的送上便民小卡片、政策宣传资料等,不让群众多跑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受到群众欢迎。
  为提高为民服务效率,该局加强了窗口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大厅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印制服务指南、建立“一门受理”窗口、强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等措施,着力打造“一次性告知、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的综合高效服务平台。
        (邱代久    李   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