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外孙喊“外婆、外婆”的时候,我都感到格外亲切,不由得想起我的外婆。外婆虽然离开我们整整七年了,但她仿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千万次地在梦里呼唤她,而每次梦醒之后都泪流满面,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外婆是一位心地善良、施教有方的人。听母亲讲,在她怀我的时候,由于家里穷,营养不良,导致我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外婆担心我养不活,便由她带我睡觉,喂我米粉,抱我投医。后来我渐渐大了,身体也好了,每天早晨外婆又帮我穿衣,夜里还给我掖被。现在回想起来,为了我的健康成长,外婆该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外婆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懂得的规矩和礼节却不少。小时候,她就经常告诫我:吃饭要有好的吃相,碗里的饭不要盛得太满,吃饭不能太快,咀嚼的声音不能太响;为大人或客人端饭时,要双手端着,用一只手扣住碗底或碗边递给客人是不礼貌的。同样,别人给你端来饭菜,也要用双手去接;去别人家里吃饭,大人没有就位小孩子是不能先入席的;即便遇上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要贪心……这些礼节,使我获得了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启蒙。后来,外婆又给我讲二十四孝的故事,讲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于是,我知道了孟仲哭竹,知道了凿壁借光,知道了做人要诚实守信、光明正大。再后来,外婆就牵着我的小手去报名上学了。一年后,村里跟我一块上学的几个娃,就我一人升了级。她逢人便说:“还是我家那娃聪明!”说话时那舒心劲儿全写在了脸上。也就是打那时候起,我懂得了读书的重要,因为只有好好读书,长大了才会有出息。外婆待我也十分严厉。有一次,我跟几个小伙伴去偷别人家的生石灰毒鱼,结果被主人家发现了,他让我外婆去领人。外婆把我一领回家,就用竹鞭狠狠地抽我,直到我告饶了她才放下竹鞭说:“你知道偷人家东西是什么行为吗?是损人利己,是不劳而获,是被世人最不齿的事情……”没想到,外婆说着说着,竟自己也跟着哭了起来,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打在我的脸上。其实我知道,外婆她哪舍得打我啊!从此,我再也不敢调皮了,再也不惹外婆生气了。
外婆是一个勤俭持家、乐于助人的人。在乡下老家,外婆的精明能干是出了名的。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她将我们那个十二口之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外婆的言传身教下,家里的四个大人月月出满勤,挣得的工分比哪家都多。而我们兄弟姊妹也个个争气,除了比着好好读书外,还知道自食其力,为家里分忧。比如做饭洗衣服,劈柴打猪草,推磨筛筛子,挖地挑大粪,没有一样我们不会的。正因为这样,才使得我们家从没欠过队里一分钱,甚至还有结余。
外婆的人缘极好,邻里关系也处理得融洽。由于她深明事理,待人热情,经常有人来我们家做客。不仅如此,街坊邻里出现摩擦或打架斗殴,也都请外婆去说和。有些父母诉说儿女不孝顺,有的儿女责怪老人太武断,外婆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去劝说。外婆一生还乐善好施,且不图回报。每当邻里家庭有困难,哪怕自己再艰难,她也要拿出钱物去帮助。所以土地到户后,很多家庭都拿钱请工去干活,而我们家总有人主动上门来帮忙,开始我还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被外婆曾经接济过的,所以一直还记着外婆的好!
外婆是一个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人。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后,我们兄弟姊妹也都陆续成家立业了。而年过七旬的外婆却还跟外公在一个叫“南天门”的高寒山头种植药材。我们无数次地劝导他们说,您们都这一大把年纪了,又不缺人养活,何必还要这样拼命挣钱呢,可外婆笑着对我们说,我们多挣一个,你们就能少给一个,我们不能成为你们的生活累赘啊!结果,因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外婆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加之后来手术又做的不成功,从此便双目失明。
为了使几位老人能够安度晚年,我于1999年秋将他们接到城里来住,没多久,外婆就跟街坊邻里混熟了。很多人都知道,这老太太虽然眼睛不好使,但心里却明白,所以都乐意跟她拉家常。但在人前背后,外婆总是乐呵呵的,她从不说别人坏话。还逢人便夸外孙、外孙媳妇对她如何如何好,她是天底下最有福气的老太太。我是外婆的长外孙,从小到大,她最疼我,也最爱我。当然,我对外婆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牵挂。记得外婆进城后,她还经常拉住我的手嘱咐道:“你一定要为弟弟妹妹们做出表率,好好工作,不违法乱纪!”这话虽然朴实无华,但我却一直记在心里!
外婆在八十八岁高龄的时候,走完了她平凡、朴实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我的心目中,外婆不愧为中国农村杰出妇女的“典范”,不愧为我们家族德高望重的“建造者”,不愧为我们子孙后代的“楷模”!谨以此文,寄托我们的哀思。愿外婆的音容笑貌与山河并秀、与日月齐辉!
(作者工作单位: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