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2月0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心聚力谋发展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1日  查看次数:次  
  “工商联是民营企业的‘娘家’,我们要继续当好连接党委和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一方面更好地开展服务,反映企业的心声和诉求;一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帮助企业发展提供平台。”11月26日,县工商联主席罗春竹感慨地对记者说。近年来,县工商联切实发挥工商联联络广泛的优势,在服务改革发展中找准位置,在推动转型升级中贡献力量,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激情奋进、主动作为、展示风采。
固本强基,建好企业家的“娘家”
  为实现工商联工作的全覆盖,让企业主们时时处处有归宿感,2012年底,县工商联在换届中,组织专班深入全县17个乡镇,走访12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个体工商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真诚沟通、真情联络,努力把每一位工商人士都团结到工商联“大家庭”中来。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逐个进行考察,确保了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囊括了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老板、知名人士和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工商界人士。
  为调动班子成员和会员单位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开展,他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激发了企业执常委们对工商联这个“娘家”的热爱和关注。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工商联与企业拉近了距离,建立了感情,形成了共识。会员单位、非公经济人士有事及时向工商联反映,寻求支持帮助,通过工商联组织有程序的解决问题,消化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为实现工商联基层工作的全覆盖,他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在17个乡镇组建了工商联分会,壮大了工商联会员队伍;建立了县委领导分管、统战部协调、部门配合的工商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县四大家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制度,一名领导联系2家企业,县委办、统战部、工商联干部、各乡镇统战委员担任联络员。同时,以创建“湖北省五好工商联”为目标,不断提升工商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工商联建成全县工商人士的“娘家”。
沟通联络,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为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和联系广泛的优势,他们组织参与“民企携手湖北,共促中部崛起”等系列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通过联系中国香精香料协会、上海依伦、浙江皇岩、白云山诺雅、福建南平利宇、广州荷花、天津美成等香精香料生产经销企业来竹考察,助推湖北巴山公司新开发的腊梅花系列产品加工项目。
  积极赴北京市石景山区与区工商联对接,走访商会、企业,召开对接座谈会,推介我县项目25个。通过组织湖北圣水茶场公司、湖北十星红茶叶公司等企业参加北京八大处湖北竹山茶文化周活动,全方位展示了竹山的特色资源、历史文化及文明开放的新形象,促进了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湖北圣水茶场公司在北京八大处建起了湖北竹山特产超市,使竹山农特产品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北京。
  邀请县外商会、团体、企业来竹考察交流,缔结了友好商会。通过邀请上海十堰商会竹山籍企业家回乡就投资项目、环境等进行考察后,促成了上海嘉麟杰、赢德服饰两家企业落户竹山,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为培植新潮建材公司做大做强,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促成河北、江苏等地客商的汉白玉雕塑、中空玻璃等项目落户竹山新潮建材公司。
教育培训,提升民营业主素质
  为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他们开展了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民营企业负责人集中收听收看全省大讲堂5次,自行组织各类大讲堂20多场次,参训总人数达到1000人次。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企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使党员受到教育,而且使普通职工也受到教育。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保障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今年初以来,为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他们召开新老创业者“传承·创新”座谈会,创一代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激励了创二代奋发图强。抢抓对口协作机遇,积极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工商联合作,组织我县40名民营企业家在石景山区接受培训,使参训人员转变了观念,坚定了信心。通过多种层次的交流互访,使企业主们认识到了企业的发展要有前瞻的眼光、精干的团队、务实的作风、坚韧的毅力,这样才能走出低谷,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他们先后选派17名企业家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培训, 组织36名企业纳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县委组织部在党校举办的培训班。同时,主动邀请省市专家到竹山为企业家讲课,200多名企业家受益。
创新载体,激活民企一池春水
  活动是商会与各会员保持沟通的重要载体。只有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了解会员的心声,才能更好地发挥工商联平台作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他们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己任,设身处地当好企业的领路人。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同心同行促发展”活动,走进企业车间,实打实走访,面对面交流,密切了政企关系。走访17个乡镇,调研企业120多家,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多条,形成调研报告30多篇,向县委县政府传递了企业的诉求,受到领导好评。
  他们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以“创十星、促同心、争实效、促发展”为主题的“十星级”党员创评活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组织开展迎中秋企业“同心”联谊会、《公民道德歌》比赛、“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展示了企业的新形象。通过在县以上报网宣传推介沛丰粮油、新潮建材、友花茶业等企业的业绩,展示了企业风采,凝聚了非公企业士气人心。争取十堰绿洲传媒免费为恒宝绿松石、兆华山野菜、宝丰珠宝等企业刊登户外媒体广告。
  为落实全县“万名干部进万企,创优服务稳增长”动员会精神,他们组织40多家民企深入观音沟道廉基地、邓坪工业园、宝丰工业园、县自来水公司等地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主动邀请县农行、农商行等金融部门负责人深入民企调研企业发展状况,搭建了融资平台。通过开展“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活动,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民营业主们的发展信心。可盛公司经理方可十分感慨地说:“改革开放的特殊时代造就了民营企业群体,让我们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社会的精英,现在经济形势下行,作为民企业主们更应挺起腰杆,与各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战胜经济的寒冬。”
扶贫济困,彰显民企大爱情怀
  一个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回报社会,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弘扬扶贫济困、行善济世的传统美德,县工商联组织企业家回报社会,以自身行动感召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
  每年召开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座谈,共商家乡发展大计。组织民营企业为溢水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捐款5万元;组织十堰竹山商会企业家在竹山一中设立100万元奖学基金;组织河北石家庄创业人士为竹山一中迁建捐款15万元;组织上海16名竹山籍企业家与竹山一中16名优秀贫困学生“关爱一对一”,每生每年可获得2000元资助,直到大学毕业。组织40多家企业自发为武警消防官兵送去慰问资金和慰问品。
  近年来,全县工商企业及竹山籍在外创业人士为竹山经济社会发展无偿捐款捐物累计达1000余万元,展现了工商界人士富而思源、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同时,县工商联机关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先后为竹坪乡小阳沟村、马鞍山村、文峰乡皇城村、长坪村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解决群众饮水困难100多户,硬化公路10公里,维修水塘5口,建产业基地800亩,扶持80户贫困户脱贫。
  潜龙在渊,蓄势待发。在新的起点上,县工商联正带领全县民营企业主们挺胸昂首,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腾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