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2月0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

新闻作者:卢 波  冉景源 王 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3日  查看次数:次  
烟站里,烟农正在忙着卖烟;药材基地里,农户正在开挖药材……今年,柳林乡落实烤烟面积13697亩,中药材种植面积4500余亩,新发展核桃种植基地1500亩,以史永波黑皮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黑皮猪养殖预计年底可实现出栏15000余头,人工养殖娃娃鱼总量已突破3.5万尾。柳林乡“一主四副”产业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烤烟增收富口袋
日前,在柳林乡洪坪烟站收购区,一群烟农正聚在一起高兴地谈论着今年的烟叶收入情况;在分级区,几十名穿戴一致的质检员正忙着对烟叶进行分级;仓储区,几名工作人员不时将过完称的烟叶运到仓库堆好……谈及种烤烟,墨池村村民张泽飞乐呵呵地说:“我今年种植烟叶35亩,比去年多10亩,收入10万多元。”
今年,该乡大力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把科学技术应用作为烟叶提质量、上水平的关键,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植保。机耕、育苗、烤烟等服务队,为烟农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全面推行以煤代柴烘烤,实行面积、产量合同生产,确保了烟叶种植达到13697亩,新增20亩以上烟叶种植户50余户。截至目前,该乡已全面完成今年烟叶收购任务。据初步统计,今年该乡烟叶实现产值4200余万元,税收900余万元。
示范带动促开发
在竹山县神农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柳林分社的药材基地里,天台村药农武忠斌看着即将收获的药材,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川乌100亩、玄参200亩、芍药150亩、柴胡150亩,全年预计收入50万元。武忠斌的成功示范,引领着周边村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短短7年间,天台村药材种植规模从200亩发展到600余亩,使60余户贫困户受益,带动贫困人口200余人脱贫致富。
“今年,我乡药材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上半年新发展药材种植大户10余户,新增种植面积1500余亩,全乡中药材面积累计达到6000余亩。计划明年在墨池枪刀山、令牌寨推广‘七叶一支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等名贵中药材种植,致力将柳林乡打造成名贵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园。”该乡党委副书记刘斌说。
生态养殖铺富路
“今年,我们合作社养殖黑皮猪1200头。上半年,出栏仔猪200余头,加上政府兑现的‘母猪补贴’,纯收入达到20万多元。”在永波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门口,史永波指着满山坡的“野猪”,满面笑容地说。
2013年,退伍回乡的史永波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养猪场,并成立了永波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的堵河源生态良种黑皮猪。今年,该乡以史永波黑皮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力发展黑皮猪养殖,新培植养殖大户10余家。
同时,该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娃娃鱼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引导水产养殖户驯养娃娃鱼,建设娃娃鱼养殖示范园区,使娃娃鱼养殖成为特色区域经济。目前,在该乡民主、洪坪、公祖三个村,娃娃鱼规模养殖户已达200余家,人工养殖娃娃鱼总量突破3.5万尾。同时,该乡成立了娃娃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洞穴养殖、室内养殖、室内与露天养殖相结合的原生态、仿生态、全人工大鲵养殖发展道路。
样板基地添活力
该乡立足山大人稀的实际和得天独厚的的气候条件,确立了“林果富民”的工作思路,积极采取政策引导、适地适树、突出特色、示范带动和强化科技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将万亩核桃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据介绍,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将在白河、公祖、洪坪村新发展核桃种植基地1500亩,目前面积、种植地块均已落实。
“柳林乡将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五万’产业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富民兴乡的经济支柱。充分发挥成熟的产业集群优势,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确保2016年全面实现全乡627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乡摘帽的宏伟目标。”该乡党委书记陈国华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道。



新集镇。



蜂农正在收割蜂蜜。



 乡党委书记陈国华察看烤烟收购情况。



农户正在晾晒中药材。



养殖大户帮顾客挑选娃娃鱼。



当地特色黑皮猪。



高山草甸上散养的牛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