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2月0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改革抓转型 履职尽责促发展

新闻作者:陈 松 刘 军 余 龙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5日  查看次数:次  
自登记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以来,县工商局按政策要求认真落实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年度报告公示等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工商系统有力推进下,登记制度改革各项政策迅速落地开花,产生效应,在全县掀起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高潮,市场主体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市场主体30104户,注册资本金为63.22亿元,其中企业216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80户,个体27559户,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为壮大全县社会经济积聚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降低门槛    方便主体准入
“‘先照后证’政策好啊,我现在拿到了营业执照,公司就可以先做相关筹备工作,一旦获得《采矿许可证》就可正式营业啦。”王先生在拿到营业执照后高兴地说。去年9月22日,竹山县宝源绿松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生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领取了全县首张“先照后证”营业执照。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工商窗口工作人员提醒王先生要在相关单位领取《采矿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竹山县宝源绿松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绿松石矿开采、加工、销售,属其他矿产开发类。在实行“先照后证”制度改革前,该公司必须先办好《采矿许可证》,然后才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现在依据政策他可以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再办理其它证件。
为降低投资者创业门槛,使民众熟知“先照后证”政策,自全省实行“先照后证”制度后,该局通过报刊、网站、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县电视台就工商部门对“先照后证”政策的落实进行了专题访谈,县门户网站以“竹山实行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制度专访答记者问”为题对这一政策进行解读,《今日竹山报》以“实行先照后证 释放改革红利”为题刊登该局对政策的解读说明。在宣传和落实中,该局重点突出“先照后证”和“先证后照”登记制度的区别,如网吧经营、其它矿产开采、旅行社等107项所涉及的行业,已将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实行“先照后证”;食品、餐饮业、液化气、烟花爆竹经营、银行业等53项所涉及的行业依然实行“先证后照”,使经营者清楚哪些项目符合“先照后证”制度,哪些项目依然坚持“先证后照”制度。此项政策自实施以来全县已颁发“先照后证”营业执照213个。
公示信息    健全信用体系
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是将以往的企业年度检验改为年度报告公示,个体工商户验照改为年度报告,是自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的重大新举措之一。
自国家工商总局召开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后,该局随即将全县1574户企业的监管权限下放至7个工商所及相关直属机构,便于属地监管。为开展好上一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今年来,该局召开年度报告公示工作专题部署会、推进会,明确责任分工,各工商所安排专人负责,全员上阵。对有电脑的市场主体,该局工作人员上门“手把手”指导,现场指导其使用电脑自行公示信息;对部分行动不便的市场主体,该局人员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在市场主体在场的情况下,帮助其完成年度公示工作;对发现的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不规范、漏报和错报的现象,该局组织干部再次深入到市场主体经营场所指导其按时修改,以提高年度报告公示质量。在各项举措的有力推进下,全县2013年度企业年报公示、2014年度各类市场主体报告公示工作实现了年报公示率远超以往年检验照率的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30日,2013年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7.38%;2014年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6.39%,个体户年报公示率为98.78%,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为98.94%。在省工商局下发的《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第六次情况通报》中,该局2013年度企业年报率进入全省各县(市、区)局排名前10名。
为促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体系的完善和应用,该局对定向抽查的公司出资信息进行实地核查,并将65家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5家个体工商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分别建立台账,下发到各工商所,将其作为今后市场监管中的重点对象。
“三证合一”   降低创业成本
9月10日上午9时,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海军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竹山县供电公司颁发了首张“三证合一”(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质监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全县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的顺利诞生,标志着我县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再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企业,我们感觉‘三证合一’方便了办事群众,以前需要跑三个部门、填几次表格才能完成企业设立的相关手续,现在一个窗口就完成了,降低了创业成本,节省了创业时间,带动了我们创业的积极性,让我们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竹山综合超市相关负责人在现场领取该超市的“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为保障“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该局主动加强与县质监、税务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及时配强人员,抽调两名登记注册业务熟练的年轻干部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安排两名新招录公务员在登记注册窗口实习,从人员上加以保障。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用于添置电脑、打印机、档案盒、档案柜等设备,购置新版营业执照5000套,印制新版表格及办事指南18000份。在受理“三证合一”业务过程中,该局整合工作流程,缩短登记审批时限,实行限时办结,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现场受理,3日内核发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对申请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照一码、一网互联、一照通用”便利化准入机制,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使企业省心省力省事。截至11月中旬,该局已为574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三证合一”业务,其中设立登记218户,变更登记131户,换照登记225户,日均办理9户次。“三证合一”化繁为简,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了主体准入,激发了民众创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县领导和市场主体的充分肯定。
提能增效    展现部门风采
良好的干部作风是推进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在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策中,该局加大对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各工商所办事大厅的明察暗访频次和力度,检查对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一口受理、全程代办、限时办理等机制的落实力,严查窗口工作人员的着装、作息、服务态度、审批程序等,实行每月一日的“局长进大厅”办理业务活动,局班子成员每月抽一天时间到联系工商所进行业务指导,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考核中,该局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被评为“流动红旗窗口”,窗口负责人唐祖雄、工作人员杨巾均获得“优质服务标兵”荣誉称号,展示了工商部门窗口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发挥职能 
助推主体壮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品牌已经成为市场主体眼中的“香饽饽”。今年7月,竹山县秦巴源林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磊在工商部门领取了其注册的“秦巴源”商标注册证,有了商标,其合作社里的农产品市场销路更宽了。
2013年7月,朱磊登记成立了竹山县秦巴源林果专业合作社,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00亩,年产达5万余斤。“有了好果子,却卖不上好价钱”,这一直是朱磊的心结。去年8月,该局在对该合作社进行走访时了解到,大溪河村种植的猕猴桃虽已和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但由于知名度低仅限于在本地销售,价格不够理想。为支持其快速发展,该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合作社进行指导,引导其发展商标品牌。在合作社的自主申报和工商部门的指导完善下,该合作社申报的“秦巴源”商标终于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批。如今,该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80余户,猕猴桃种植面积达500亩,核桃种植面积达300亩,效益大大提高,社员信心满满。
今年,我县新申请注册商标168枚,全县有效商标总量达到334枚,申报知名商标9枚,申报总量达到24枚;申报湖北省著名商标5枚,申报总量达到11枚;证明商标已公告3枚。商标发展有效地提升了企业产品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9月10日,全县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首发仪式在县政务服务中心顺利举行。



省工商局纪检组长李元彪(左三)、市工商局局长纪大品(左二)、副县长耿梅(左一)在该局办事大厅了解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海军颁发全县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县工商局局长陈松(左二)带队深入蔬菜大棚指导市场主体发展商标品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