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第二天,天气放晴,胡明喜一大早翻山越岭,走10多里山路来到集镇,购买了猪肉、豆腐等食材,准备迎接一名远道而来的“亲戚”——梁逸川。
梁逸川是县会计局局长,胡明喜是得胜镇大桥村村民,两人之间相距100多公里,本来素不相识,缘何称之为“亲戚”?还要像迎接上宾一样呢?
原来,胡明喜是贫困户,前不久,梁逸川把胡明喜作为扶贫包保对象。
这天,双方约定第一次见面。
梁逸川要向从没有谋面的穷“亲戚”,寻求“穷根”并谋划致富的“秘诀”,胡明喜则急于要解决当前横亘在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想立即拿到“金钥匙”早日摆脱困境。
两人心里的想法相似,一拍即合。
刚一见面,就聊得火热。“老兄,你辛苦了,你目前的处境,我有很大的责任,请你谅解,三年之内一定让你来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挤进小康行列。”梁逸川面对刚刚见面的胡明喜自责地说。
“共产党对我恩重如山……我之所以贫困,全是因自然条件和老婆疾病所致,这不是你我的错。”胡明喜不好意思而又无奈地对梁逸川解释其贫困的根由。
梁逸川说:“眼下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是房屋加固维修和人畜引水池建设两项工程,最后争取修建2公里的砂石路到门口。”
“你说的,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胡明喜连声应答。
“接下来就是喂养本土黑猪4头、郧巴黄牛4头、郧阳打鸡2000只,种植玉米2000公斤、水稻1500公斤,这些目标实现后,想不小康都难。”梁逸川掰着手指对胡明喜说。
“你真说到我心坎上了。” 胡明喜笑得合不拢嘴。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下午3点,梁逸川才从包里拿出3袋大碗面,同胡明喜夫妇一起共进午餐,胡明喜老早准备好的午餐没有派上用场。
临别时,梁逸川给胡明喜留下联系电话后说:“老大哥,从今天起,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有困难你只要一个电话,我就会千方百计的给你解决。”
(郭迪福 杨爱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