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走进城关镇窑沟村,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落掩映在绿树之中,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新栽植的1000亩干鲜果苗木生长旺盛,400亩露地蔬菜绿意盎然;迁移扶贫安置小区里,楼房建设方兴未艾;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文化广场上锻炼身体,不时传来阵阵笑声。经过短短1年多的精准脱贫,窑沟村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大整治,建生态秀美新村
在窑沟村2组,村民刘秀成家的两层楼房外墙粉刷一新,新改建的马头墙、瓦屋顶在初冬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刘秀成告诉记者:“今年我投资4万元,改建了房屋,硬化了场院,修建了房屋檐沟,房前屋后还栽植了10多株樱桃、枇杷。”
今年7月下旬,为抓好堵河岸畔、竹十路沿线目击区农房、产业、生态建设和环境大整治,城关镇抽调干部组成专班,协助窑沟村开展环境大整治。到11月底,全村农房改造粉刷墙、建马头墙95户,改厕改栏、硬化农户场院85户,门前栽植果树、绿化树486户;建集中垃圾池2个共20平方米;修通入院砂石路4条共3公里。
迁移大扶贫,村民住上宽敞房
移民户范传军家有6口人,四代同堂,仅有2间半泥巴房,每逢刮风暴雨,一家老小不敢在屋里睡觉,担心房子倒塌了。站在已经封顶的两层楼房前,范传军高兴地说:“做梦也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集中安置黄龙库区移民、贫困群众住上新房,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今年8月上旬,窑沟村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办法,选择集中安置点2处,占地总面积36亩,安置总户数120户。今年计划安置75户,明年计划安置45户。在建房补贴上,严格按照精准脱贫户每户补贴3万元、黄龙库区移民户人平1.5万元、非贫困户每户2万元标准执行。
产业作支撑,助民钱袋鼓起来
年逾六旬的贫困户王安丰家有5口人。去年秋,他借款6万元买羊羔50只,建起标准化羊栏80平方米,今年已发展到80只,其中能繁母羊20只。“今年母羊已产下羊羔30只了!”王安丰笑得很开心,到年底能出栏山羊30只,收入可达3万元。
去年8月,窑沟村就制定了精准脱贫规划:在2200亩土地上,发展干鲜果1800亩、露地蔬菜400亩;依托山场辽阔和薄壳地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养羊、牛和林下养土杂鸡,在薄壳地上种植饲草。去年冬,在堵河岸畔发展核桃300亩;今年初,发展露地蔬菜400亩,10月又发展冬桃、樱桃、枇杷、花椒1000亩。
培育支柱产业,建设生态农庄,实施迁移脱贫,既管当下,又管长远。窑沟村,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精准脱贫的好路子。
(党世根 刘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