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县水务局针对贫困群众缺机械、缺技术、缺致富门路等问题,先后组建了5支精准扶贫工作队,分赴溢水镇三圣、华家湾、花栎、腰店、涧沟村,深入贫困户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由于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溢水镇三圣、花栎等5个村,仍有上千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生活仍然是这些贫困群众最现实、最强烈的愿望,更是县水务局和溢水镇村干部难度最大、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此县水务局郑重承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该局紧紧围绕“农村饮水安全户户通”这一目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以流域、村组、院落为单位,科学规划并精心实施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到2018年底,全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率达90%以上,集镇及周边地区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为早日帮助移民群众脱贫,县水务局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干部扶助、项目扶贫,确保对口帮扶村到2018年底全部脱贫。
产业扶贫
一家富不富,看是否有好项目;一村火不火,看是否选到好产业。沈明旺是三圣村的贫困户,去年,他家5口人纯收入不到10000元。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沈明旺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几番分析、算账,根据自己家的人员特点和土地情况,最终制定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养殖面积”的脱贫措施。
沈明旺在自家承包地里修建了1亩地的鱼塘,经过他精心的管理与呵护,去年养鱼销售收入到达3000多元。今年年初,县水务局局长储勇在入户了解情况后,认为他家的鱼塘地理位置、养殖环境都很优越,当即支持他20包水泥,鼓励他扩大养殖面积,把鱼塘面积扩大到2亩。沈明旺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今年我这鱼塘经过修整,蓄水有了保障,再加上阳光充足,养的鱼长得特别快,最大的有7斤多,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上万元。一亩的鱼塘就是我5亩大田的收入呀,这样干下去脱贫就在眼前。”
驻村工作队和三圣村一班人面对最终精准确定的44户贫困户找致贫根源,最后得出,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确定了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农村脱贫致富后劲的发展思路,依托本村山林土地资源,发展林特产业,培植兰竹基地120亩,核桃基地250亩。在工作推进中,县水务局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从送苗子到挖窝子、栽苗子全程参与,确保了成活率。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新发展养鸡大户10户,养猪大户10户,养牛大户5户,养羊大户4户,涌现出喻成林、喻允月等一大批依靠养殖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在涧沟村发展楠竹200亩,在花栎村改造老油茶基地350亩、绿茶基地700亩。在华家湾村,通过改建水源、引水入户等措施,全面解决了该村养鸡场、养羊场饮水问题;在花栎、腰店等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式,对村级原有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投入资金5万余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业120余户,栽植各类苗木10000多株。
干部扶助
“像对待亲兄弟一样,掰着指头和农民算养羊的经济账,并帮助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难题。”12月9日,记者在三圣村见到县水务局副局长蔡军,他任三圣村的“第一书记”,和群众打得一片火热。
蔡军和同事们一起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每天走村入户,不到一个月,村里谁家养了几头牛,谁家的媳妇最孝敬老人,蔡军和同事们都摸得清清楚楚。在他的驻村日记中写道,“经过引导和扶持,从思想上唤醒了贫困户安于现状的‘沉睡’观念,有几户边远群众要求生态搬迁,最近要加快场坪建设”。
三圣村是典型的贫困村,由于没有群众服务中心,村干部工作无阵地、群众办事无固定地点、党员活动无场所、驻村工作队无处办公,县水务局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局班子开会商议,决定拿出10万元于今春启动村委会建设,又经多方筹资,建起了两层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该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对此,扶贫工作队按照“需要什么帮扶什么、哪儿需要开赴哪儿”的原则和要求,为贫困群众开展服务工作。去年特大洪水,村级道路大面积毁坏,县水务局给予5万元修复道路。部分困难群众要求实施生态移民搬迁,该局在村委会附近征地10余亩,进行场坪建设。
今年以来,该局按照“部门帮村、干部帮户”工作要求,举全局之力,通过“出点子”、“找路子”、“送政策”、“找关系”等方法帮助贫困户提出脱贫致富路径,确保帮扶措施务实管用。筹措资金22万元,帮助三圣、花栎、腰店三个村完成了村委会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配备了部分必要的办公设备;协调县残联上门服务,现场采集残疾人信息,现场办理残疾证8人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为三圣村贫困户捐衣捐被500多件(套);筹资18万元,扶持各村消化村级债务,对121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动员干部群众自发捐款3.4万元对贫困户进行帮扶。由于工作扎实,措施得力,今年共实现了491户贫困户脱贫。
每一处变化都看在了群众的眼里,每一份帮助和关怀都让老乡们心怀感激。驻村干部在群众眼中不是花架子、假摆设,而是真心实意、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事的好干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三圣村村书记喻成安发自内心地说:“工作队帮我们村铺了两条道路,还帮我们做了脱贫计划,有物质的帮助,更有思想观念的更新。”
项目扶贫
12月8日,家住在三圣村半山腰的村民余以华从地里劳作回来了,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地流了出来。余以华说:“以前,我每天从地里干活回来,还要到沟里去挑水。现在有了自来水,龙头一扭就有水,太方便了!不仅是生活用水,水务局还对我们组上河道进行加固,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农田灌溉问题。”
今年以来,县水务局围绕全县扶贫脱贫总目标,通过争取水利、林业、交通等政策扶持,整合资金800余万元,专项用于解决各村饮水、农田水利、通村公路、灌溉水源等问题。在溢水镇三圣村及周边的小东川、鹰岩三个村共投入400余万元,新建堤防400余米、垃圾池5口、整治山塘7口,兴建拦水坝5座,完成1500余亩基本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在华家湾村,投入80余万元,整治山塘2口,清淤山洪沟2300米,硬化入户入院公路1000米;扶持涧沟村硬化村级公路2.3公里,修复水毁拦河坝2处、防护岸30多米;扶持花栎村现金4.3万元、水泥50吨、饮水管材5400米,帮助该村开展入户入院公路硬化、环库路扩挖、库区码头建设等工作。
记者来到花栎村,遇到储勇正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他关切地问,村里有哪些项目需要建设?产业发展上有什么需求?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话音刚落,村党支部书记张善友接下话来,希望县水务局支持解决村里还有几十户群众饮水问题,希望解决茶叶加工机械问题,希望解决2.5公里到户到院路,希望给茶农扶持肥料……看到局长是来办实事的,老张一口气提出了好几个要求。“对于饮水问题,明年将全部解决,对于机械和道路等问题,我们将找到相关部门协同解决。”储勇回答道。临走时,储勇再三嘱咐,扶贫攻坚要做到整村推进,户上突破;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上做到长短结合,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