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2月2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摘掉“穷帽子” 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6日  查看次数:次  

  花园、青山、南口,这三个词组,听起来给人以诗意和希望,以它们的名字命名的村落也忍不住让人心驰神往。可现实中的双台乡花园村、青山村、南口村却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村民居住环境不优,产业发展落后,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贫困线之内,是名符其实的贫困村。在县国税局开展精准扶贫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这三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村里的贫困户也在各自发展着脱贫的产业项目,整村脱贫已不再是梦。

动真情:有“亲戚”了
  “大家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挨家挨户摸底调查,到村准确找到扶贫对象,摸清贫困原因,精细制定扶贫工作规划,通过计划的实施,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勇在扶贫工作动员会上如是说。
  在确定结对帮扶双台乡花园村、南口村、青山村后,县国税局在13个科室中抽调102名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在第一时间来到三个包保村“认亲”,与他们面对面拉家常、出点子,商定脱贫办法,由此掀起了干部到户“摸实情”、“认亲戚”、“盘家底”的热潮。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深圳打工,小儿子在浙江打工,平时就我一人在家,去年家里种了苞谷还赔了钱,对我来说一方面是缺少劳动力,另一方面就是缺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家住花园村一组的村民熊飞向刚认的县国税局的“亲戚”反映家里的基本情况。
  “你刚才说的南口村村头的路不好走,我都记下了,这个问题我一定带回去向局里反映,并商讨解决办法。”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的干部龚照强说道。
  据了解,每一名扶贫工作队队员都与包保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和贫困户增收计划,为他们争项目、谋发展。
  通过地毯式排查,了解到青山、南口、花园村共有贫困户75户(其中五保户16人),贫困人口182人。困难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相对贫瘠、交通闭塞、缺致富项目、缺扶贫资金等4个方面。

齐参与:村民“富了”
  确定了包保对象后,下一步该怎么办?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局转变过去单一向贫困户送钱送物的做法,重点帮助贫困户想办法、找路子,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扶贫,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致富计划,帮助他们增强“造血”功能。
  青山村的村民高方华和南口村村民毕公贵前几年发展过菌菇种植项目,当时,由于没有种植经验,缺乏技术辅导,香菇的长势并不喜人,于是,他们便打起了退堂鼓。
  “我们种植香菇,就像盲人过河,种植技术不过硬,长势并不乐观,而且没有固定的销售市场,那时候真的挺茫然的… …”南口村村民毕公贵说道。
  了解到这一消息后,县国税局立即依托部门资源优势,组织南口村、花园村、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及各村有发展脱贫产业意向的致富带头人多次前往湖北裕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潘口及溢水香菇大棚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设备、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坚定了他们发展菌菇产业的信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多亏了国税部门为我们搭建这一脱贫致富的平台,我们投入资金不多,而且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收入有了保障……”家住青山村村民高方华说道。
  现在,高方华和毕公贵俨然成了三个扶贫村的致富领头人。三个贫困村的14户农民养殖的香菇已有近30万袋,香菇生长的也特别好,预计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
  “我们国税部门将不遗余力的为你们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将会依托部门资源优势,为你们搭建销售平台,确保销售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发展香菇产业成为三个村的品牌项目……”
  据了解,在确定香菇种植这一脱贫发展项目后,县国税局先后为三个村送去近5万元的资金,3万元的机器设备,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县国税部门还投入帮扶资金5000元帮扶南口村养鸡大户夏钦和、青山村的养殖大户张德平,从而带动两个村的畜牧业发展。目前,三个村共养殖竹山大鸡50000只、牛300头、羊1000只、猪1000头。
  县国税局在扶持农民产业脱贫的同时,还注重农民精神上的脱贫,该局积极联系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辅导,为农户提供生产养殖管理方面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与此同时,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资料和发展种养殖业所需要的实用书籍。
  如今,走在双台乡花园村、青山村、南口村的田间村落,随处可见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足迹。花园村地田间,占地200亩的核桃、雪莲果一直延伸到山脚;青山村、南口村、花园村的村头,香菇种植大棚已形成规模;青山村的山腰上,养殖户张德平投资建设的规模养殖厂开办的有声有色……脱贫致富已经不再是美好的愿景,而是真实的存在。

鼓干劲:村里“亮了”
  “我在外地务工,离开家才一年多,回来觉得村里像换了个地方似的,路面也平整了,村委会外貌焕然一新,隔壁周耀林家也盖起了新房子,国税部门真是太给力了……”双台乡南口村外出务工的农民陈秀平近日回到家中过年,感概地说道。
  南口村村头的路,路面坑洼不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是村民的一块心病。今年9月份,县国税局积极投入帮扶资金,维修路面近1.5公里,现在路面正常通行,惠及了南口村50余户村民。
  为全力帮扶青山、花园、南口村改变基层组织建设落后的面貌,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国税局先后投入5万元资金用于改善三个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涵盖安全保障、办公设施、环境治理、村委会面貌等多个方面。
  “争得十颗星,荣耀满门庭,丢掉十颗星,无脸见乡亲。”如今走进花园村、南口村、青山村,不时都能感受到当地村民争创“十星文明户”的热情,这也成为当地村民们“攀比”的事儿。
  花园、南口、青山名字的由来已不得而知,也许它们曾经像花园、青山一般,也许起初不那么富裕,是人们对它给予美好的向往。但在县国税局的大力帮扶下,昔日的青山村、花园村、南口村正在向绿色生态村、产业致富村、百姓小康村迈进… …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