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2月2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舌尖上的“守门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6日  查看次数:次  
  上山下乡,跋山涉水……辖区的工作量占全县工作量三分之一以上,在袁飞的世界里,每天都要与各类食品药品打交道,凭着对工作释放不完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他放弃热爱了20年的质检工作,成为一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卫士”,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他所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秩序井然,未发生过一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爱岗敬业,以忠诚对待事业
  今年40岁的袁飞,曾任县技术监督局稽查局局长,自从选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项工作,他就深知这份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深知这份工作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今年8月份,他在对辖区药店排查中,发现城区某村卫生室曾连续两年因为药品管理不符合相关要求被处罚,在此次排查中,该卫生室依然没有改正,卫生室负责人张某以为此次也会和前两次一样,缴点罚款就完事。袁飞对此高度重视,认为药品安全事关患者生命,对于屡犯不改的当事人不能从轻处罚,更重要的是要督促当事人将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于是经商量决定加大处罚力度,责令其限期整改。起初,张某对此不以为然,仍旧继续营业,袁飞带领执法人员数次上门,一方面宣传新的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一方面从正反两方面讲解不按规定管理药品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最终张某认识到了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并主动上缴了1.5万元的罚款,对此张某感慨地说:“前两次只罚了很少的款,虽然此次的罚款数额大,但我愿意接受。因为这样要求我们既是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保护,一旦用药出了问题,恐怕不是一两万元钱能解决的事情。今后我一定按要求经营管理药品,确保对患者负责。”如今,张某投入1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化的卫生室,药品管理成了全县村级卫生室的亮点之一。
以人为本,当好“服务员”
  今年年初,袁飞接受组织的安排到城关镇食药监管所任负责人一职,他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及时解决了办公场所和经费上的不足;为了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在上任的两周内,带着所内仅有的三名工作人员跋山涉水,踏遍城关镇17个社区、村、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和食品协管员责任书;巡查经营户1500 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1500份,下发责令改正书500份,摸清了管辖范围内所有“四品一械”的底子,完成1481户食品、药品经营户的建档工作。
  城关镇人口多,监管对象个体经营者居多,且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针对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袁飞认为,违法行为不能一罚了之,处罚不是目的。要通过处罚使违法者学法,明白其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害。因此,他每做一个案子,都要同经营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交流,了解经营者的想法,宣传相关知识,争取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在不久前,一家餐馆被查出购进了一批过期海鲜产品,在查办该案件中,这家餐馆老板诉说,因为新的要求出台,三证合一目前不能办理到位,急需周转资金无法申请贷款,希望能网开一面。对此,袁飞在坚持按原则办事的同时,将人性化服务溶于食品监管工作中。对该餐馆购进的过期海鲜产品按规定给予处罚,同时,亲自帮其复印相关证件,及时为其办理了临时证件,让餐馆老板顺利获得贷款。
廉洁正气,当好“守门员”
  古人云:善为政者,必先正其身。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手中握有监管处罚权,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权利观,利用权利谋私利,就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竹山人,免不了有亲戚、同学、朋友和同事打招呼,他坚持做到面对金钱不伸手、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压力不动摇。今年上半年,在对一起经营过期食品案件调查中,经营者委托袁飞的一亲戚说情,并递上一个红包,袁飞严厉拒绝,并做起亲戚的工作,还以此告诫所里工作人员要当好自己心灵的“守门员”,把好自己的“利益门”。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感化了城关所的每一个同事,他们都自觉的加入到廉洁勤政高效的行列中来,大家都严格自律,守住底线,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筑牢拒腐防变的城墙。
  袁飞对工作总有一种释放不完的热情,哪儿有举报、哪儿有情况,哪儿就有他的身影。在他带领下,城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查办案件24起,罚没款12万余元。案件都能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没出现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王 斌 沈道洪 王金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