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供电一下子把我们这个小山沟沟的电重新整了一遍,就这四十几户人家,还花这么大的代价……”1月17日,县供电公司擂鼓供电所负责人杨明及两位运检班员工一道,在巡视新架设的红堰2号台区配电设施时,71岁的朱志银老人和几位村民忙围过来问长问短。
“这算啥子哟,再有三年所有的电网设施都要升级改造完毕,三相四线都要送到家家户户的房檐下,到那时用电才安全舒心喽!”常年在外做建筑承包工程的李治余老板说得有板有眼。
“1986年冬,我们村第一次网改时,各家各户投工不算还每人得先交50元‘电钱’。”红堰村4组村民朱士龙回忆说。
“现在电网升级改造,老百姓不仅不出工出钱,反而还被供电所请来帮工挣钱”,在邓兴银家道场边,一位全姓大嫂笑着说,“现在电力足,烧茶做饭也轻松多了,烟熏火烤的滋味没有了,一桌客到家不一会就能给你送上热腾腾的菜来。”
“现在看来城里打工也不景气了,我们要因‘电’而变,把家乡丰富的山场和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发家致富,只要用电有保障了,就不愁养殖场、种植业发展不起来哟。”退休教师陈学胜满怀信心的话语说个不停。
“几位师傅你们看,沟那边的挖土机正不停地开挖山路呢,这都是你们把电网升级改造后,两位外地老板来投资建茶园基地的,看来我们这山沟沟儿也要热闹了,哈哈……!”
“是啊!‘精准扶贫电力先行’这话一点儿不假!”杨明心底里深知供电工作的重要性。
看着眼前新架设的配电设施,听着老百姓对电网升级改造的真情话语,笔者感悟到,乡亲们满脸笑容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近几年电网不断升级改造后给农村经济所带来的巨变。
“不一样的电,人们自然有着不一样的笑容。”对此,巡视返程的途中几位供电师傅都深有同感。 (朱志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