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8日,笔者从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从2016年元月起,该局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协管员制度,为鄂西北秦巴生态功能区保护再加一道“保险”。
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支点,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禁止开发区。据统计资料显示,该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涉及柳林乡、官渡镇9个村53个村民小组,有居民2525户9756人。区内山大人稀,生存条件恶劣,有精准扶贫对象632户1810人。
为保护当地自然资源,该局在保护区9个行政村共设置350名生态协管员,管护森林面积43618.3公顷。生态协管员实行属地管理、行业指导、上下联动的办法,优先从2015年9月份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中选聘,参与自然资源管护工作。生态协管员的选拔工作以乡(镇)为主、管理站配合,由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管理站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把关来完成。生态协管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履行十大生态管护职责,采取管护补助与责任、考核与奖励、工资报酬与绩效相挂钩的管理方式。(罗 刚 杨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