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大年初二,宝丰镇秦家河村三组费荣华家的晚辈来给他拜年,大家坐在场子里晒太阳聊天。“如今政策真好,种地、喂猪、养牛都给钱。”他的大侄儿费波说道。“是呀,我们村今年有个在外地回来创业的,今年养了20头牛,8头猪,听说年底领了好几万呢!”侄女婿李军接下话来……大家谈论着现在的农村好政策。
费荣华今年68岁了,没有儿子,两个女儿嫁到外地去了,夫妻俩都是60多岁的人了,家里住着土房子,靠种地为生,生活过的很拮据,是典型的贫困户。听着大家的议论,经过一番思索,他萌生了一个脱贫的思路。
“我家屋后的树林和土地都是自己的,我想把这里圈起来,养500只土鸡,发点土鸡财,请你们帮我多参谋参谋。”费荣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想法很好,既能把空闲的土地利用起来,又能挣钱。
“养土鸡还是来钱,但是把几亩地圈起来,要不少本钱,又没鸡苗,咋办?”谈及圈地和鸡苗,他一脸的焦虑。这时,他的侄女费华珍开腔了:“今年县里的扶贫要精准到户了,你找他们想点办法,先弄点围鸡圈的铁网子,把地围起来。天气暖和了,我联系养鸡场的朋友,让他送200只鸡苗过来,先养着,一步一步发展,等你养鸡场成规模了,畜牧局等单位都会支持你的!”“这太好了!如果这事能成,今年我一定能够脱贫。”费荣华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我用自有的几亩地,养500只鸡,到年底每只鸡如果能卖80元,就能收入4万元,再加上鸡蛋卖的钱,可能会达到5万元,除去成本,每年就有2万多元纯收入。” 费荣华高兴地算着自己的一笔账。 (向继华)